第349章 十万大军
聂宇亲领汉军第七师进抵安庆,接替了皖南汉军的驻防,同时对兵力不足的第二师进行了临时补充。
万事俱备,汉军正式对江南发动了攻势。
北路军第二师———
白楠在安庆开拔,麾下八千大军全部出动,又补充了第七师的一个镇(兵力2000人),兵力已经恢复到一万人建制。
又有八千民夫随从北上,大军总兵力逼近两万人。
北路汉军的战略目标也很简单,北上先攻打庐州府,把庐州府这处淮南的战略要地给拿下。
接着再以庐州府为中心,横扫整个淮南地区,将战线一直推到淮河。
之后再由淮南进兵,攻打河南省的光州,从而把南方防线给整个连成一片。
南路军第六师———
第六师的师长名叫吴俊,曾经在安仁县带着一千人,一战击溃杀尽王的数万大军,又在攻打攸县时吓跑杀尽王麾下贼首满天飞,靠着战功累升到了第六师的师长。
跟随杨芳后面在江西打仗快一年,一军主将的基础用兵方略,已经学的差不多,甚至还被杨芳带着染上了用兵行险的打仗风格。
陆师大都督府制定的战略规划,第六师的汉军先经过徽州,进军攻打严州府。
趁着浙中和浙东起义,浙江清军顾不上汉军的空档,以迅雷之势先打下严州。
占据了这块三江交汇地后,接着再以此为踏板,跟蔡牵水陆并进,合并攻打杭州府。
只要杭州一下,浙江大局就定了。
东路军第五师———
聂宇直接御驾亲征,亲自担当三军主帅,杨芳阵前副帅随从。
东路汉军除了杨芳的第五师一万人以外,又有大汉长江水师第一师的主力舰队,还有湖北带过来的一万民兵营,以及第七师的两个镇兵力。
东路军总兵力,已经接近三万大军。
三万人的汉军,水陆并进,战略目标定的很明确,先攻下南京,再夺取淮河以南的全部江南州府。
以上三个方向的东征攻势,汉军出动兵力算上民夫的话,已经达到了六万多大军。
这还没有算上西边对四川、贵州两省的出兵,还有南边即将对广东发起的局部攻势。
这些全部加起来的话,汉军今年出动的军队,真就能够得上十万大军了。
一战出动十万大军,就大汉目前的后勤能力,不能说有压力,只能说压力山大。
还好西征、南征的汉军,出兵并不满编。
而且西征四川的汉军,可以走长江水路,大大减轻了后勤压力,又有石砫马家提供了民夫、车马的支持。
马佑昭为了讨好大汉,确实是真拼了,何顺安看不上他的石砫兵,就把他带过去的石砫兵全部编入了民夫营。
这货不但没生气,反而主动负责了民夫粮食,又出了不少车马帮着汉军运粮。
何顺安就这么一路沿江南下,所过之处望风皆降,仗是完全没怎么打,一直到了重庆才算是被卡住。
重庆知府张瑞源,这货太无赖了,见到汉军来袭,打都不敢打,直接封锁了城门死守重庆。
重庆府有“山城”之称,四川天险的保护,汉军就算用攻城巨炮强轰,都能打很长时间。
何顺安没办法,索性就在重庆府扎营,又分兵去打掉西阳。
清军要跟他耗,那就耗着吧!
贵州方向,徐元让所领的第三师同样也没打仗。
没办法,还是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大汉原本都已经做好要在贵州打一仗的准备了。
不是跟仲苗打仗,而是跟云贵总督勒保开战。
这家伙可不是善茬,要是他还在任的话,知道汉军进入贵州,跟仲苗联手了,肯定会出兵阻止汉军入黔。
可惜,大汉都做好战略预案了,架不住嘉庆再度微操了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