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准备发行银币
只过了半个月,林文昌就给聂宇呈递上来一套崭新的银币样版。
速度能这么快,还是得益于蒸汽轧币机的问世,只要提前雕好样版,保证能冲压的又快又精美。
聂宇轻轻拿出了一块银币,又跟手头上的标准一两大汉白银掂量对比,重量倒是几乎差不多。
大汉目前的度量衡,跟后世略有不同,比如这一两的实际重量,采用的就是南方普遍的市平两和漕平(江南)两取了中间值,差不多就是36克左右。
而伪清标准的库平(国库)两约为37.3克,比后世的一两轻了25%左右。前
聂宇现在手里拿的银币样版,重量也是很标准的一两汉白银,约合36克左右。
聂宇接着仔细观察银币的表面,就见银币正面冲压了一个繁体汉字,背面则刻印有稻穗图案。
银币本身也是很标准的圆形,外围压了一圈细密的环形齿痕纹,以及稻穗底下的一行小字——“兴华三年产大汉通宝银圆”。
聂宇问道:“这些图案和纹都是做的防伪标识吗?”
林文昌说道:“正是防伪标识,我大汉有着蒸汽机铸币,所以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而在银币上刻印各种复杂图案。但民间若要跟着铸造假钱,首先这些细密复杂的防伪图案,他们就算能做的出来,那也只能靠纯手工冲压雕刻。如此带来的成本只会让铸假钱的利润无限压低,甚至不会有什么利润可言,没有了足够冒险,民间假钱劣币自然不攻自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
铸假钱的之所以铸假钱,本质还是为了利润。没有了利润可言,或者利润低到不足以让他们冒着杀头流放的风险,那自然就不会有什么人愿意去铸假钱了。
这就是掌握了蒸汽铸币技术的好处,在没有完善的纸币经济之前,靠着蒸汽铸币的无赖玩法,铸假钱就是赔本买卖,压根就干不下去。
银币就不说了,大汉通宝铜钱自问世到彻底统治大汉国内的货币市场,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那些劣质铜钱和假铜钱完全没得打,论铜钱产能他们不如大汉官府的蒸汽铸币,论铜钱的精美和含铜量,他们还是不如官府的蒸汽铸币。
没有优势,全是短板,卷都卷不过。
再加上大汉对假钱劣钱的严厉打击,还在铸假钱的不法商人、亡命之徒,不是已经被抓,就是金盆洗手,改头换面。
还有一小部分则跑出了大汉,来到了江南、两广等地。
然后,离谱的来了,他们靠着被大汉的蒸汽铸币,给卷出来的优秀造假工艺,成功搞出了一套比乾隆通宝精美,但含铜量更低的精致铜钱。
劣币驱逐良币,良币也能驱逐劣币。
这帮不法商人很聪明,在被大汉钢钱吊打以后,果断把这套给照搬到了江南和两广。
聂宇宇拿着那枚银币,忽然用手轻轻掰,没有掰弯,硬度看来比一般银币要硬一些。
聂宇问道:“这枚银币含银量是多少?”
林文昌回答:“含银量约合八钱八,另有一钱二加入了铜作为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