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探春不错
汤平的愤怒,王信很欣慰。
周家对自己的不满,王信也能理解。
王信一直不懂,什么样的皇帝,才会被文官这样的利益阶级所喜欢,称为是贤君?
反正王信非常清楚。
哪怕关外如今这般形势,商人们获得了大利,而实际上,商人们並不喜欢自己,巴不得自己赶紧离开。
无论蛋糕有多大。
最终还是要分,谁吃得多,谁吃得少,永远是最重要的问题。
“短短几年间,他们往关外陆续投了三百多万两银子,还不允许人家有怨言?”
王信笑著说道。
汤平无法平静,他做不到將军心中那么大度,愤恨道:“没有將军,他们想投钱的机会也没有。”
“我认为他们离不开我们,他们认为我们离不开他们,其实谁都离不开谁,大同有今日的局面,缺了谁也不行,博弈嘛,你要明白这个道理。”
王信招了招手,让汤平来坐下。
薛宝琴很懂事,带著丫鬟主动离开,腾出房间让两人说话。
汤平脸上还带著不满,仍然不岔的样子。
王信倒了一杯茶热给汤平,汤平无奈接过,这一套动作下来,再多的不满也落到了肚子里,气氛恢復了寧静,汤平也冷静了不少。
“我只是为將军感到不值得。”
汤平声音哽咽。
王信拍了拍汤平的肩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些年自己最大的財富,是汤平他们,是这些比亲兄弟还要亲的兄弟们。
“没什么值不值的,都是我愿意做的事情罢了。”
王信解释道:“原本说百万两银子,五年內回本,如今变成了三百多万两银子,十年才能回本,不光是周家有怨言,哪家没有怨言?”
汤平闻言,不禁看了眼將军。
“看什么。”
汤平认为自己不地道的模样,把王信给气笑了。
汤平诚恳的点了点头,闷闷道:“旁的不论,此事確乃將军你做的不对,不过我才不管对错,反正周家的不满將军就是不行。”
“你懂个屁。”
王信骂道。
百姓不愿意钱怎么办?
官府帮忙。
这套路王信看会了,如今不过在大周用来对付大户而已。
当时来到大同,自己啥也没有。
百姓穷的就剩一条命,唯独大户手里有钱,那自己只能想办法帮大户钱了。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至於步子迈的大,自己规定提前规定死了等等,这有什么的。
精算啊。
保险那套路没看懂么。
反正一百万两银子都投了,难道还差三百万两?
五年的回本,变成十年的回本,换个角度想,十年之后,每年都是稳定的收益不是。
只不过各家都被迫卖血。
听说周家为了保住自己的股份,连埋在地底下,周家老祖给子孙留的救命家底都给掏了出来,就算如此,股份仍然跌了不少。
军队的两成是约定死的。
自己的半成是为军官们持有,商人们也动不了。
薛家只剩下半股。
张家和李家同样只剩下半股,最大的是周家,也只剩下一成。
其实根子还是灾民身上。
灾民原本是不值钱的,给口饭吃就能干活。
不过自己当初用奴隶创造不了价值,算了笔帐说服了几家,那时候才二十几万两银子的股本,大家的收益还比较好分。
现在光牧民就有了两万多户,更不提占股的大户。
“僧多粥少”。
原来制定的规矩,很多人就不满了。
灾民凭什么分这么多。
按照王信制定的章程,灾民通过二十年来还清贷款,等於变相削减了商人们的利益。
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王信思索片刻,选择相信汤平。
“我走之后,有三件事需要你盯著。”
汤平不再是当年憨厚的义乌矿工,性格依然耿直,但是並不傻。
確定將军不留下,也不打算带上自己,汤平没有纠结。
“將军儘管交代。”
王信表情舒缓,內心满意,汤平的確对自己忠心耿耿。
可光这样不够,还需要能做事。
“牧民与商行之间的契约不能变,你负责关外,这件事一定不能变,关乎大同西军的根基。”
汤平在王信身边多年,虽然无法理解商道,但是也听过许多將军说的理论。
既然將军如此肯定,汤平毫不怀疑,肯定道:“將军放心,只要我在,这件事就变不了。”
王信露出笑意,深信不疑。
“军队禁止经商,除了军事,不得插手別的事。”
汤平依然点了点头,仿佛不知道其中的利益。
万物都可以关乎军事,只要找理由,何愁找不到。
所以人才是关键。
因人成事。
很多事情就是需要这个人才来办成,换个人就办不成了。
论忠心的话,有些人不下於汤平。
或者性格不符,或者背景不如汤平。
无论汤平有没有向周家发脾气,改变不了汤平是周家的姑爷。
有周家的支持,加上汤平本人的性格,是最合適的人选。
“最后就是你。”
王信眼神复杂,看著自己眼前的汤平。
汤平被看得莫名其妙。
王信嘆了一声。
“汤平,你是跟我最久的一批兄弟,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无论几年后你的想法是什么,大同这边的模式,请十年不变。”
王信只能给牧民们爭取十年的时间。
很多事其实是百姓们决定的。
当他们选择退让,出头的櫞子先烂的道理时,註定了结局。
自己安置了十万灾民,给他们爭取到了最好的条件。
而自己並不是救世主。
就像朱元璋时期。
贪官贪钱是要杀头的,欺负百姓,百姓是可以反抗的。
甚至鼓励家家持一本大明律。
把贪官污吏欺负百姓的手段,清晰无比的告诉百姓,鼓励百姓反抗,把贪官污吏抓起来。
而这些最后都会烟消云散。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就完了。
汤平大怒:“將军安能不信我?”
一种被將军不信任的愤怒,让汤平压不住脾气。
“啪。”
下意识的桌子一拍,气愤无比的站起来。
“哗啦。”
史平听到里头的动静,连忙赶进来,看清楚屋里的场景,一时间不知是好。
王信笑著挥了挥手。
史平低头离去。
汤平闷闷不乐的坐了回去,闷著一张脸也不说话,气鼓鼓的生著闷气。
“亲兄弟明算帐,你我之间,说那些虚的才没意思。”
王信起身,手落在汤平的肩膀上,没有多言,只是用力捏了捏。
“唉。”
汤平嘆了口长气,不爱生闷气,而是一脸悵然。
以前几百人的时候,虽然身份低微,可是兄弟们一条心。
又快活又安乐。
爭先恐后给兄弟们挡箭,谁也没有私心。
如今事业大了,汤平如何看不出,气氛早不如从前。
虽然大同西军如今的士气,汤平毫不犹豫的认为仍然是大同第一。
可士气中的兄弟义气却不如以前浓厚,更有了几分的利益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