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大家更喜欢的那个名字,月球钢铁之龙,建设进度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截。
它现在能给飞行物提供更高的初始速度,包括中间的连接节点我们也更换了新的电磁材料,它会有更好的导电性。
所以今天,我们要干一件大事,在今年的月地窗口,进行一次飞船发射。
上次发射只是发射一个飞行器,无人的飞行器,重量很轻,和月球探测车差不多,就几十公斤而已。
我们只是做了一个技术上的可行性验证,确保这条路径可行,提供的推力足够,然后月球表面散热效果及格。
这次不一样,这次是一艘最新设计的飞船,它采用了非常激进的设计,大家看我们官方微博放出来的设计图都能看出来。
它的形状有点类似圆锥,底座宽大而坚实,如同一个倒扣的浅盘,完美地贴合了电磁轨道的结构。
它的外形是纯粹的功能主义。
因为大家都知道,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也就意味着没有空气阻力,所以不需要考虑流线形。
我知道大家很喜欢流线型,觉得这样才酷,实际上宇宙中航行,这样的设计只有美学上的意义,还是人类所能感受的美学,外星人未必就能感受到。
它有宽大的底盘,有圆弧形的前端,我有看给我的评论,大家调侃这个形状放平,会很像ufo。
实际上这是为了在轨道上实现最佳的磁耦合和加速度应力分散,而圆弧形的前端则为未来返回地球时提供最佳的钝头体气动外形。”
林燃的直播间迅速涌入了上千万观众,他们来自不同的平台,弹幕拥挤地林燃没有回答网友们的提问,只顾着自说自话。
同时很多主播进行转播,他们会配上一些更酷炫的动画,类似什么月球南极沙克尔顿陨石坑的3d动画,上面用ai处理过的电磁轨道更具科幻感。
类似的直播间有很多,还有一些做出复古科幻效果的直播间,做一个转播。
但这些二路加起来都没有林燃的直播间人多。
哪怕网友们听不懂什么是磁耦合,什么是应力分散,什么是气动力外形,在专业主播那好歹会给你讲解两句,林燃只是在闷头说着自己想说的。
没办法,他就是这个时代华国最耀眼的科技明星,从各方面来说,都要远超同赛道的其他科技创业者。
林燃接着说道:“这次发射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完全依赖电磁轨道提供初始速度的载人飞船。
当然这次载的是同等比重的模型,不是真人。
如果这次发射顺利,下一次就是真人回来了。
飞船我们命名为鹊桥,和华国航天的鹊桥卫星撞名了。
不过问题不大,我和他们说了,他们的意思是他们的鹊桥是指卫星,这不是重名。
因为它会做快速返程,随时有需要,只要在时间窗口内,它就能发射。
主要是电力,它的热盾也是用的月壤材料3d打印而来。
一次返回的成本几乎只有电力和折旧成本,低到可怕,我们内部估计,一艘鹊桥,完成一百次往返的话,它的单次往返成本只要200万rmb。
去的话由可回收火箭进行发射,回来则是靠电磁轨道。
全程自动导航。
也就是说,我们去一趟月球旅游的机票成本价是200万,做个五百万的旅游产品,大家有兴趣吗?
不过我估计雷总心里会骂死我,他去一趟是10亿,你们是500万,这价差有点太大了,正常来说心里很难用早买早享受来说服自己。
它能容纳两名宇航员,今天晚上,我们就要用它来完成一次从月球到地球的快速返程测试。”
简单的解释结束后,林燃扫了一眼弹幕,挑了一个最集中的问题。
林燃说:“好的,第一个问题,‘电磁轨道是如何将载人飞船加速到月球逃逸速度的?人不会被压扁吗?’问得非常好!这是最核心的技术难题。
众所周知月球的逃逸速度是2.4公里/秒。
在20公里的轨道上达到这个速度,载荷承受的加速度会很大。
为了保护宇航员,我们采用了多级线性加速系统,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在不同阶段更换了新的电磁材料。
同时结合了液态缓冲座椅。
简单来说,加速度会被分散到整个轨道上,宇航员承受的峰值加速度被严格控制在4g以内。
4g是什么概念?就是你们坐过山车时,最刺激的那个瞬间。
普通人完全可以承受,当然,宇航员都经过严格训练那就更可以了。”
林燃看着第二个问题:“很多朋友问,没有传统燃料,怎么变轨?
不是没有传统燃料,而是传统燃料很少,另外配备了新型霍尔推进器。
我们靠传统的化石燃料发动机做变轨,靠新型霍尔推进器做细微的角度修正。
靠这两者配合,结合鹊桥上的导航系统,来准确完成两次变轨,一次从近月轨道到地球转移轨道,另外一次就是从地球转移轨道进入地球的高椭圆轨道,准备再入大气层。
弹幕中开始出现关于飞船返回地球的热防护问题。
林燃回答道:“对,大家都知道,飞船返回地球时会与大气层剧烈摩擦,需要隔热层。
这艘飞船最酷的地方在于,它的隔热层是月球制造的。
我们利用月壤中富含的二氧化硅、云母粉,在月球3d打印工厂里合成了复合隔热材料。
宇航员在月球上,通过自动化喷涂系统,为飞船重新穿上隔热盔甲。
这套隔热层是消耗型设计。它在高速返回地球时,表面的升华物质会挥发,留下微孔碳化层,有效隔热。
这就是为什么鹊桥在返回地球后,表面会黑乎乎的。因为它的隔热层,是用完即弃、就地取材的。
这套系统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完善和优化。
它能适应不同形状的宇宙飞船。”
“电磁轨道的本质是太空炮,这会被视为潜在的动能武器发射平台,引起地缘政治的动荡,这是否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位ip在霓虹的华人朋友,你这问题是不是有点太专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