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全球科学家大会!巨佬云集!巅峰盛世!布鲁斯会议引领全场!
第五届布鲁斯会议的消息公布之后,李奇维又恢复了平静的研究生活。
工作之余,他经常抽出时间陪伴家人,教育和培养孩子。
婆罗洲科学院的架构体系已经走上正轨。
李奇维的一切势力和资源都得到了整合,于暗流涌动中默默积蓄力量。
他也能从很多具体的俗事中抽出身来,每天坐在办公室就可掌控一切。
不知不觉间,他以自身学术为核心,组建了庞大的科学帝国。
别人是用兵马争霸天下,而他是依靠知识俯瞰苍生。
无涯馆内。
李奇维拿起旁边的红色内部专用电话,说道:
“镜清,过来一下。”
几十秒之后,沈镜清走了进来。
上一次科学之城的考察,他的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给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久之后,李奇维就从二哥李仲星那里夺爱,把沈镜清要过来,堪以大任。
如今的王正阳,已经成为婆罗洲科学院的大管家,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多,难以兼顾专职秘书的需求。
所以,李奇维就扩大了秘书规模。
在后世,高级领导身边有好几个秘书很正常。
工作秘书、机要秘书、生活秘书、综合秘书等等。
沈镜清就是李奇维的工作秘书。
他在无涯馆、物理研究所等各处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方便随时听候命令。
此刻,他的手里提着标志性的公文包,站在办公桌前,丰神俊朗,仪表堂堂。
真是人如其名,心镜容清。
这也是李奇维喜欢对方的重要原因。
沈镜清开口道:
“院长,您找我?”
李奇维笑着说道:
“坐下说。”
“今天找你,就是想问问,10月份的会议接待工作准备的怎么样了。”
沈镜清闻言,说道:
“发送的653封请柬,目前已全部收到回复。”
“其中有32人因故无法赶来。”
“因此,本次布鲁斯会议和全球科学家大会,共有621人参加。”
“考虑到有学者可能会带上家属,保守估计人数在2000左右。”
“酒店住宿方面.”
李奇维静静地听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哪怕他返回了亚洲,号召力依然强大的可怕。
这621人,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每一个都是各领域的超级大佬。
除了参加布鲁斯会议的物理大佬们,还有化学诺奖得主、生理学或医学诺奖得主、哈勃等天文学家、冯卡门等力学家
这是真正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而这一切的核心,只因为布鲁斯教授这个名字。
它就像科学领域的灯塔,吸引着所有在黑暗中前进的人们。
李奇维说道:
“除了这些大佬们,到时候肯定还有很多普通学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一定要维持好秩序。”
在李奇维的计划中,他邀请这些各领域的大佬前来,肯定不是为了给他鼓掌的。
每个领域的大佬们都有自己的分会场。
他们会在分会场做学术报告。
以水滴中心的庞大,可以同时容纳所有人一起开会。
如此一来,每个前来学习的学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最重要的是,华夏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来的人肯定是最多的。
这是一次极其难得的交流机会。
这次的全球科学家大会,也是李奇维的一次尝试。
他要尝试,把全球的科学家联合在一起,形成一股超越国家的庞大力量。
如今正悄然开始!
时间飞逝,转眼便来到了十月。
为了这一次的全球科学盛会,李奇维专门在水滴中心的北面修建了轮船码头。
他一声号令之下,陈锡魁、黄广海、郑万隆三人带着南洋帮派几千兄弟,前来帮忙。
他们专门负责在码头接送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跑腿打杂,顺便维持治安。
这大大减轻了李伯开的精力。
10月20日左右,就已经有科学大佬们陆续赶过来了。
每个人在看到水滴中心的那一瞬间,都由衷地发出感叹:
“不虚此行啊!”
“这场科学大会一定会被历史铭记!”
李奇维让钱五师带队,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科学大佬们。
以钱五师如今的身份,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再加上钱湖州、邓怀宁、于隐、吴有训、余青松等人,可谓诚意满满。
而李奇维自己,则主要迎接参加第五届布鲁斯会议的众人。
10月25日。
卢瑟福带领英国代表团,抵达码头。
威尔逊、福勒、狄拉克、理查森、老布拉格等人悉数到场。
可惜汤姆逊教授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远行。
李奇维分别与大家兴奋地拥抱。
相互寒暄后,卢瑟福感慨道:
“布鲁斯,你这次搞的太隆重了!”
“恐怕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场大会!”
布鲁斯教授霸气出手,全球广发科学英雄帖,共聚一堂。
这些科学大佬们的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关系网。
如今全部联合在一起,能量可想而知。
李奇维笑道:
“我只是实现我之前的诺言而已。”
在第四届布鲁斯会议结束时,李奇维曾号召成立国际科学家联盟理事会。
为此,他奔走欧洲各国,与政府商讨合作细节。
而现在,他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未来,婆罗洲必然是全球科学的中心。
科学家联盟也必然由李奇维所主导。
一旦这个超级科学组织成立,婆罗洲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它是和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利益绑定在一起,谁也不敢觊觎。
接着,李奇维又恭喜了理查森获得今年的物理诺奖。
他的获奖理由是在热电子领域的研究贡献。
这样一来,卡文迪许实验室获得诺奖的人,已经达到了7位。
这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学,体现出卡文迪许深厚的底蕴。
而大家都很清楚,这远远不是极限。
10月26日。
普朗克教授带领的德国代表团,抵达婆罗洲。
此次,来参加会议的德国学者数量,突破了100人。
由此可见,德国的科学底蕴之强。
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堡、泡利、劳厄、玻恩等李奇维的熟人,全部到场。
此外还有哈伯、能斯特、哈恩、迈特纳等人。
众人又是一阵唏嘘和寒暄。
期间,普朗克单独拉着李奇维,走到一边,看起来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