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这几座小岛此前属于松江藩堀尾氏,但几年前藩主堀尾忠晴死后无嗣,被德川氏纳为天领(即幕府直属领地),由幕府派遣的代官直接管理。”孟胜新的秘书官田小冬轻声说道。
“……”张远平闻言,立时惊讶地看向他。
“哦,关于这片群岛的情况,你还知道些什么?”孟胜新也是一脸欣慰。
“这片群岛是幕府最为重要的渔业基地,以产海藻、鲍鱼等海产品为著,除了售卖与大坂渔市,相当一部分作为贡品上缴幕府。”田小冬娓娓道来。
“不过,这几座小岛土地较为贫瘠,主要种植一些粟、大麦等杂粮和少量水稻,绝大部分粮食需要本土供应。另外,这里还被作为日本海航线的中继站,与北陆、山阴地区有零星贸易往来。”
“该岛还曾被当做倭人的流放地,据说有一位倭王(鸟羽上皇)就被流放至岛上。所以,我认为幕府德川氏未必会将这几座小岛当做普通的领地对待,若是遭到外来势力的入侵,幕府当会做出坚决的反应。”
“受教!”张远平钦佩地朝他拱了拱手。
就在这时,甲板一侧传来一阵骚动。
几人转头望去,只见两个水手正拉扯着一名身着朝鲜官服的男子,后者瘫软在甲板上,用生硬的汉语哭诉着什么。
孟胜新皱眉,大步走去:“怎么回事?”
一名水手连忙解释:“大人,这老头是耽罗岛的降官,被我们带上船后,一直在念叨,说不该让其远离故土,总是要跳海寻死来着!”
那朝鲜降官抬头,眼中满是绝望:“我朝鲜虽弱,但终究是我等的故土家园!你们带我们北上,是要让我们沦为蛮夷之民吗?!”
“既如此,且让我死于此地,趁着尚未远离朝鲜,我的魂魄还能寻到回家的路!”
孟胜新沉默片刻,蹲下身,与这名降官平视:“不知尊下……”
“本官乃是朝鲜济州牧使金时敏……”那朝鲜降官颤抖着回答。
“金牧使。”孟胜新语气平和,“你可知道,你们朝鲜已向建奴称臣,若还留在朝鲜,那便是鞑虏之民。哦,不对,建奴向来视其所征之民皆为奴仆,也就是说,你们朝鲜数百万子民此时尽皆为女真之奴!”
“……”金时敏顿时怔然,面露悲戚,“可北上又能如何?北海荒芜,冰天雪地,亦与蛮夷何异?”
一旁的张远平冷笑:“蛮夷?哼,金牧使,你口中的‘蛮夷’,却在你们朝鲜竭力扶持抗虏势力,不使更多地方沦为胡虏腥臊之地。古人云,狄夷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
“我新洲华夏拓殖荒野,开辟文明,是要建立新的华夏之基,而不是像你们朝鲜一样,在建奴的军事打击下,选择苟且偷生,甘为女真之奴,亦沦为狄夷之!”
所谓狄夷入华夏者,华夏之;华夏入狄夷者,狄夷之!
你这降官,在我新华攻入济州岛时,既不组织军力坚决抵抗,又不以身殉节,妄为国家忠臣。
而待光海君发檄文,号召所有朝鲜军民团结在他身边,共同抗虏复国之际,你也不愿前去投附,只是一味惜身好名。
如此倒也罢了,但你身在济州岛,却不与我新华合作,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
那么,只能将你‘发配’北瀛岛,给我老老实实改造自己的身心。
没想到,你竟还嫌弃我新华为蛮夷?
岂有此理!
金时敏被这么一怼,立时沉默无语。
孟胜新抬手制止张远平,缓缓道:“金牧使,我们带你北上,可不是让你们做奴隶,而是给你们所有朝人一个新的家园。北海虽寒,新洲虽偏,但土地肥沃,堪为乐土。”
“你们朝鲜虽故,却已染及腥胡,非为华夏之地!”
金时敏怔怔地望着他,良久,叹了一口气,低下头,不再言语。
——
夜深,福船继续向北航行。
昏暗的舱室内,挤满了被强制迁移的朝鲜渔民和农民。
他们抱紧行囊,神色依旧惶恐。
“阿爸,我们要去哪里?”一个瘦小的男孩拽着父亲的衣袖,再次问出了这个问题。
男人摸了摸他的头,强忍内心不安:“我们去……一个新地方。”
“可他们说,那里有很多吃人的怪物和野兽……”男孩声音发抖。
“别听他们胡说……”旁边一名老者叹息道:“那些人是逗你玩的。”
角落里,一个年轻女子低声啜泣:“我们还能回家吗?……”
舱室里一片沉默,无人应答。
只有海浪拍打船身的声音,似是轻轻地安抚和宽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