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宽如此讲,朱蕙兰、苏采薇便没多议论此事了——她们虽然了解了不少后世之事,但思维上其实仍偏向大明此时的传统女性,不怎么掺和政事的。
随即,三个人又继续说起其他孩子的事。
大儿子刘平安当年考上京师大学后,读的是化学系,如今在大明自然科学院读研(三年),还要一年半才能毕业,估计毕业后应该就在自然科学院任职,将来应该是要做科研工作者的。
二儿子刘定安比刘平安小三岁,高中毕业后却是考入了京师海军学院,如今是大四学生。但海军学院需要读五年,出来至少是海军总旗官,所以刘定安还要读一年。
三儿子刘长安也考入了京师大学,但读的是经济管理,目前才大一。如果不出意外,以后多半是要入仕为官的。
也就小儿子刘乐安颇为顽劣,对学习不上心,成绩一直不好。因此,刘乐安将来会如何,刘宽也不好说,只希望别成为那种欺压良善的纨绔子弟。
···
···
贵州行省,省治贵阳。
一座客栈的小院中,刘若雪正跟几个同伴一起吃当地的特色烤肉,喝着本地的特色米酒。
只见此时的她扎着男子发髻,还是比较紧的那种,头上则带着一个蓝色抹额,不论是脸上还是手上,皮肤都呈小麦色,甚至略显粗糙。
不过她眼中却精光湛湛,颇为慑人。
再加上此时还处在正月里,贵阳天气比较冷,她穿的不少,身材不显,乍看很像是个英俊不凡的年轻男子。
至于她的同伴有六人,两女四男。
其中一男、一女是刘宽专门为她招募的护卫——这两人其实都出自大明皇室侍卫体系,本领自是不用怀疑的。
至于另外一女三男,却是她的“同事”了,也即是京师大学的博物学或地理学研究生。
这几人也都如刘若雪般,穿戴颇为干练,一副将要远行的样子。
快要吃完饭时,其中一名男子忍不住问:“若雪,此番我们真要去普安州探索那个马岭河大峡谷?”
刘若雪将一块啃完的骨头扔在桌上,道:“怎么,计划都做好了,你又怂了?”
怂了这个词自然是刘若雪从刘宽那里学来的,这几人跟她相交一两年,也是理解这词意思的。
男子闻言顿时脸色微红,道:“不是怂了,只是忽然觉得这贵州奇异之地颇多,我们何必一开始就去那么远的地方?”
“从昨日打探的消息来看,如今那里都是土司,并且还有些个生蛮部族,我们几个去了,若出了事怎么办?”
刘若雪道:“按照计划,我们去了普安州后会先找当地官府,让他们介绍一个靠谱的土司做背书。再从该土司当中找几个向导,只要注意些,如何会与当地生蛮冲突?”
男子还想再说什么,另一个面容粗犷些的男子笑道:“徐轩,你这么畏难怕死,可不适合博物学——咱们学博物、学地理的就是要走南闯北、到处探险。既是探险,哪可能不遇到任何危险?”
徐轩听了当即反驳道:“谁说我畏难怕死?我只是谨慎——咱们就是因为到处探险,才需更谨慎些。”
粗犷男子还要再说,刘若雪却皱眉道:“行了,别再争论了,都赶紧吃,吃完咱们就出发!”
刘若雪不仅是领队,而且一行几人也都知道她国公之女的身份,当即应了声是,不再争论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