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章 重新回家的设备(5k)
娄守行到底怎么去实现他说的收购光电通信研究机构,高振东不清楚,这事儿娄守行比自己在行得多。
高振东最近忙得飞起,虽然最主要的两件事——钢铁材料手册落地、网络操作系统都有一帮同志在忙活,高振东最要的工作是动笔和动嘴,而且前者已经形成了套路,高振东除了提供最核心的东西——配方和工艺之外,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但是架不住其他事情多。
很多他曾经提出来过,或者参与过的课题,随着这几年时间的流逝,都开始陆陆续续的出成果。
高振东要么作为首倡者,要么作为技术提供者,或者是直接参与者,不得不来来去去的参加这些课题的结题、验收、定型等工作。
时间就在这种忙碌中,过去了一个月,时间踏进了金秋。
“振东啊,你过来一趟。”防工委领导在电话中,语气轻松,带着一点喜悦。
高振东二话不说,屁颠屁颠的就向防工委冲过去,难得防工委主动叫自己,必定是有什么好事发生。
看见高振东进来,防工委领导坐在办公桌边,向他招招手:“快来快来,好东西。”
高振东走过去,领导从他手里接过一个东西一看,乐了。
这是一份我们和白熊两方,关于部分高级技术的交流合作协议,是协议,而不是备忘录。
看来大家都很急切,我们急,对方也急。
此时,高振东脑海里浮现起一句话——“我急是因为我知道你们马上要发生什么事情,你们急什么?”
“翻开看看吧,你应该对这些有全面的了解,方便你以后的工作。不过不能带走啊,呵呵呵。”领导笑道。
很明显,今天他叫高振东过来,并不仅仅是为了通知这个好消息,而是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他没有主动告诉高振东,白熊那边都答应了些什么事情,高振东带着一点开彩票的心情,打开了这份协议的复印件。
刺激!
没有船用堆……,高振东有几分失望,果然,白熊没到90年代那种山穷水尽的地步,是不会对我们大开绿灯的,而且船用堆这种东西,估计他们会永远捂得死死的。
算了算了,没有就没有吧,他们总不可能什么都不答应吧,高振东想着。
他没猜错,航天合作,同意了!虽然从协议上看得出来,我们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但是高振东并不在意,我们哪儿那么容易限制。
对一无所知的人来说,很多知识属于放在你面前你也学不会,就好像数学系的开卷考试,随便翻,翻得到答案算出题老师输。
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也许就差那临门一脚,或者一点点关窍,那这事情可能就不好说咯。
不是所有的技术秘密都能这样获得,但是至少其中有一部分没问题。
至于到底合作的是什么项目,第一个合作项目就让高振东眼睛都直了。
n-1火箭,其中部分子系统由我们负责。
这东西好,高振东笑了起来。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n-1的那个发动机架构属于是生不逢时,几十年之后,空叉的火箭屁股上的洞洞,并不比这货少到哪儿去。
但是与n-1臭名昭著的安全性相反的是,空叉的这个发动机架构,却是以可靠性闻名,是真的可以部分熄火,不影响整体效果的。
有一说一,空叉这个发动机架构的可靠性的确是很好,不管技术怎么来的,这个客观事实得认,认了之后猛追就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穿了就是以数量冗余换可靠性安全性,但是n-1却没有条件达到空叉的效果,原因很简单。
——白熊的控制系统那稀烂的功能和性能,这种活儿对它来说实在是有点要求过高。
实际上,n-1连正常上天都做不到,至于别的,那就是想太多。
想到这里,高振东有点手痒。
他指了指协议上的一处地方:“这个东西交给我,我来做。”
领导看了那个地方一眼,有些奇怪。
推力控制系统?这东西很简单啊,在自己的火箭上压根就不用多考虑的,呼呼呼的往外喷就是了。
“这东西交给同志们做就好了,你掺合啥。”在领导看来,这东西实在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纯堆人数就行。
高振东笑着摇了摇头:“不不不,这东西挺有意思的。而且……这个东西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我只是想给他们打个好基础。基础打好之后,最终的调试修改等工作还是要同志们来完成的。”
这话不是高振东危言耸听,而是这里面真的有坑,往大了说,可以造成像n-1几连炸的后果,往小了说,会带来很多大大小小的麻烦。
而且他准备打的这个基础,并不只针对火箭的推力控制系统,而是可以用于很多地方。
噢,原来是手痒,领导明白了。
蒜鸟,蒜鸟,高振东一直都在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忙碌,难得他对某个课题感到有乐趣,那就随他去咯。
“行,这东西交给你了,回头找个人来办手续。”
高振东继续往下看,看到了自己最关心的地方——石墨水冷堆。
他没猜错,对于已经有了第一次的石墨堆,北方同志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而是非常爽快的答应下来。
稳了!
高振东放下协议,对领导道:“领导,我有个请求。”
“你说。”
“石墨水冷堆的资料过来之后,我想系统性的看看。”
他提这个要求,不仅仅是因为白熊曾经炸过堆,还有其他原因。
这个要求如果是其他人,大概是连主动提都不敢提的,不过高振东不是其他人。
领导并没有什么犹豫,甚至他巴不得高振东能好好看看,这小子邪门儿,没准能看出点什么来,也许是问题,也许是改进方案,总之没有坏处,反倒是好处大大的。
毕竟高振东的工作都这样了,难道他还不值得信任?他能做的最大破坏,就是躺平不干,杀伤力比他干点别的什么都要强。
“行,我们也在催促对方尽快先期移交资料,以利于后续的建设工作。为了这个,我们甚至主动先移交了一部分半导体生产线和工艺的资料过去。”有了60年代初的那次变故,现在我们的都学精了,实物来不来先放一边,资料先给我搞过来先。
先移交一部分对方感兴趣的资料,可以展示我们的诚意。
高振东点点头道:“嗯,领导,反正一定要快,时间不等人啊。”
“振东啊,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工作嘛,总是干不完的,还是要注意自己身体,注意劳逸结合。”领导只以为高振东是急着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早日投入工作,很是关心的道。
不是,我们想的事情就是两码事,高振东也不好说什么,只好一边打哈哈一边答应。
看得出来,防工委这边对这件事情也很重视很急切,应该至少在资料的移交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高振东和防工委领导心情愉快,但此时的毛熊电子系统的人,却是和他们相反。
拿着我们主动移交的一部分半导体工艺资料,毛熊电子工业负责人气得那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作为具有相当的技术高度的生产线,半导体工艺线值得他亲自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