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前云中之战,
这些天他们也基本上弄明白了,那天李逸真的只带了万把人来援,而王君廓也是真的一口气跑了几百里,跑回了北燕州。
那晚李逸连夜南撤,也是一路撤回了应州。
他们却聪明反被聪明误,把李逸想的太神机妙算,觉得李道玄轻敌冲阵被围,是故意以身为饵。把王君廓抛弃友军,临阵脱逃,当成是要迂回包抄,
更误信了李逸的虚张声势,以为唐军大军来援,早就设计好的这一切,
于是他们五万大军,退守云中城里,追都不敢追,甚至因此没能及时回防马邑,
这才导致了高满政叛乱,杀了苑君璋和他的儿子夺城投唐。
现在,面对高满政和李道玄这不满万的人马伏击,步利设已经不去费脑子猜测了,
干就完了。
可这回,他又弄错了。
当他率领人马杀上来,咬着牙吼出把高满政和李道玄这不满万人马全都围歼于此,一个不留时,
李高迁和刘世让率领的忻代联军一万五千,出现在了他们后面,截断了他们退路。
前后两军都被伏击,
首尾不能相顾,
王行敏、云师端率领定州步兵又杀向中军,
刘黑闼、苏定方、李存孝三骑将,带着轻骑也杀入战场。
苑君璋五万余联军,被李逸刘世让等三万余唐军伏击,反而是众不敌寡。
伏击突然,
突厥和代北军,大多都没有披甲行军,
又被唐军切割成数段,
而李逸一支又一支的兵马这么杀出来,还在黄岭松林里,虚插了旗多面旗帜,
人嘶马叫,
好像还有千军万马在后,
一支奚人小部落,最先被击溃,他们扛不住刘黑闼和苏定方这河北双骄的骑兵猛冲,
他们接受突厥征召随颉利抢南边,颉利退兵后又把他们划给步利设,跟随援云中,现在又去援马邑,本来就心里多有不满,他们是想来抢掠的,不是来跟唐人死磕硬拼的。
当被突然伏击,伤亡大增,又看到四面八方好像全是唐军,
尤其是看到李逸的大纛出现,
这支奚人小部落的首领,终于忍不住逃了。
黄梁上,
李逸就站在大纛旗下,
还特意穿了一身华丽的鎏金战甲,无比的醒目。
大纛旗左右,各十二面牛皮战鼓。
十二名壮汉,赤着上身,奋力的擂动着战鼓,鼓声如雷,激昂万分,响彻战场,
唐军将士们在这一声声战鼓中,热血沸腾,奋勇争先。
五万联军,
成分复杂,
战事不利的时候,便成了乌合之众。
奚人小部落先溃逃后,便有其它的奚人部落、粟特部族军也开始溃逃,
很快,连苑君璋手下的代北兵,也有逃跑的,甚至有人干脆临阵倒戈。
恐惧的情绪迅速蔓延,
无数人争先恐后的开始逃跑,
溃逃成风,兵败如山倒。
唐军大举掩杀,衔尾追杀,
一路追杀三十里,
敌军伏尸三十里,
鲜血染红残阳,
当暮色下唐临、薛万彻骑马找到了李逸时,李逸已经换掉了那套骚包显眼的鎏金战甲,
换了套轻便些的犀牛皮甲。
一众将领正向李逸汇报战果,一群参军正在奋笔疾书记录着。
“步利设和苑君璋逃了,没能俘斩。”
“不过还是俘虏了三万余,收获颇丰。”
“阵斩数量还没有清点出来,仍在打扫战场,等稍晚些时候应当就有结果了,估计斩首不少于三千。”
“敌人最多有一万五千人溃逃出战场,若不是只许追击三十里,一路追击到云中城下,还能斩俘更多。”
“战马、武器、铠甲等也缴获不少···”
高满政的铠甲上血渍凝固来不及擦拭,听到这些斩俘数字,激动的满面通红,“司空,末将愿率本部为前锋,为司空攻取云中城。”
刘世让、王行敏、云师端等也是不甘落后,纷纷请战,连李高迁都喊着要一鼓气作,夺取云中。
正在此时,
在外巡查的轻骑来报,东宫使者到来。
“来人自称是太子右卫率铠曹参军唐临、太子左卫率车骑将军薛万彻,前来向司空宣读太子令!”
李逸闻言,眉头不由的皱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