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总,我们能不能给乡中学和二中捐赠一批空调?”
电器集团公司就是靠生產空调起家的,目前已成为市场上製冷设备的龙头,集团公司想要採购的话,完全可以拿到最低价。
方唯给蔡桐打了电话,询问了一下对方此事的可行性。
“公司捐赠一批空调倒是可以,两所学校,不会费太高。但有一点,电费还得学校掏,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承担这笔费用。”
蔡桐不觉得给学校捐赠一匹空调是啥大事,但电费的事情却不得不考虑。
现在的学校经费並不宽裕,有些地方甚至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事情,平添一大笔费用还真是一个难题。
“这个不要紧,三哥合作和每一年都会向乡中学和县二中捐款,要不然凭他们自己哪有能力发展到今天这种样子?”
方唯觉得电费的事情不用公司操心,几个合作社就解决了。
“好的,支书。我这边马上派人和电器集团联繫,学校那边也需要打个招呼,爭取在半个月之內让孩子们用上空调。”
蔡桐也不囉嗦,当即让人去处理此事。
方唯放下电话之后,心情好了很多,要不然他会怪自己这两年忽视了学校的发展。
瑶岭乡中学和县二中可以说是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才发展起来的,目前两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县都名列前茅。
集团公司和合作社都很配合,大家都觉得搞这个事情比做那些所谓慈善项目要强。
捐助的资金受到了瑶岭集团的监督,每一分钱都要在刀刃上,一年四次审计和销全程跟踪保证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
学校上下早就有了共识,谁也不敢打这笔钱的主意。
“杨助理,你给瑶岭乡中学和县二中打个电话,告诉他们,瑶岭集团准备给他们捐赠一批空调,保证每个孩子和教职工都能过上清凉的夏天。
至於电费让他们不必担心,我们会酌情追加捐助款,总之要让学校用得起。”
具体落实这件事的是杨峰,隨后他会代表方唯协调方方面面,直到孩子们都用上空调为止。
杨峰再次忙碌了起来,內部的工作有一部分就让秘书临时承担,现在多了一个人,工作上的安排就容易了很多,不至於就忙他一个人。
方唯最近没啥事,除了时不时的去一下研究所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处理公务。
时间匆匆。
从电器集团发来的空调抵达了新林县,然后马上就开始在学校里安装。
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全县,牵扯到孩子们的事情就是大事,大家都纷纷为瑶岭集团喝彩。
“人家才是真正的做善事,从来不宣传,也不接受任何採访。”
“是啊,哪像有些企业说是做善事,但gg打的飞起,很难说到底是在做善事还是在做宣传。”
大家的心里都有一桿秤,谁在默默无闻的做善事,谁是譁眾取宠,大家看得一清二楚。
为了这事儿,胡林伟还专门跑过来一趟,一间教室一间教室的查看空调的安装和运行情况。
忙完了这事儿,胡林伟才来到了方唯的办公室。
“支书,我们这次也算是捡了便宜。电器集团公司也有慈善计划,不过计划还没有敲定,就遇到了这件事。
张文远张总听说是给新林县的学校捐赠空调,和董事会商议了一下,马上决定参与进来,和咱们共同捐赠。
不过不是减免空调的货款,而是准备给学校捐款,为期三年,专门用作学校的电费缴纳。”
胡林伟也没想到电器集团公司愿意参与进来,当然,无论是捐赠空调还是捐助电费,对於瑶岭集团和电器集团来说都是小事。
他之所以这么重视,主要是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善事。
两家公司出钱很大方,但监督的条款却很苛刻。比如像空调必须安装在教室和老师办公室,禁止安装在教职工的宿舍,更不允许搬回家。
比如像电费补贴,必须专款专用,一旦发现有挪用的情况不仅会停止捐助,还会追究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做慈善不是当烂好人,必须要保证资金的使用效果。
好在有方唯在县里盯著,可以確定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行啊,张文远总算没忘了家乡。”
方唯点点头,不禁笑了起来。
张文远在香山呆了这么多年,心里还是念著家乡的。
这种事不管是集团公司还是电器集团都办的很漂亮,他感到很欣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