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死扛着也没有意义,比如像瑶岭农业出品的【南玉一号】杂交玉米种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完全没有对手。
新凯奇的低价策略宣告破产,只好自己宣布涨价。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人家抢的是低价,你这边一涨价,销量马上就会下降。
在新年来临之际,方唯带着盘莲去了三清观看望孙道人。
孙道人身上的气质有了明显的不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但他和方唯等人坐在一起,马上变得和以前没什么不同。
“老三,我现在是诸事不管,一心一意专注自己的修行。如果没有那么多年的红尘历练,一味地修行其实是不行的。”
孙道人的话颇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意境,说实话,他的身体比在村里的时候还要好,精神十足,对很多事情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方唯不是道门中人,不懂修行,但两世为人有很多东西也看得通透。
现在的条件好了,道观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起码有了专注修行的物质基础。这还是孙道人坚决反对道观商业化的结果,要是按照他两个徒弟之前的那种搞法,道观早就发财了。
可那样的道观,还是修行之地吗?
“道长你这一辈子算是活明白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奋斗不息。”
方唯以茶代酒,敬了老道一杯茶。
他是很钦佩孙道人的,对方是个智者,知道自己所求为何,从不会在意身外之物。从这一点来说,他的两个徒弟就差远了。
现在的情况是上面有孙道人压着,说不好听的,有朝一日孙道人羽化登仙,这两个家伙会不会故态萌发还很难说。
不过,老道的两个徒弟对方唯两口子都很尊敬,毕竟在困难时期人家可是给他们帮过大忙的。
方唯和盘莲在道观呆到下午便下山离去,山上虽然清净,却已经对他们失去了吸引力。
新年元旦。
瑶岭农业正式和衡州方面签约,最终拿下了30万亩的农田。
公司会在这个基础上再建立一个水稻种植基地,同时投资5000万元,投资建设数座大型的现代化大棚。
衡州位于南北交通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大棚种植很有前途。
这个项目还需要投资兴建育秧基地、大米加工厂等等,同时还需要购买不少的大型农业机械。瑶岭乡那边的农业大队只能涵盖新林县,最多到阳山县,却无法覆盖陈州和衡州。
这些投资对于瑶岭农业来说不算什么,但在当地看来那可是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
公司在湘陵地区、陈州地区和衡州地区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影响力早已超出了单一地区。
尽管方唯一直和湘陵地区的关系不咋好,毕竟之前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但瑶岭农业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已经不是单一地区所能撼动的了。
元旦过后。
公司加快了和新林县谈判的进度,最终县里给出了补偿方案,基本上符合方唯的心理预期。
当然,补偿款不需要马上到位,等清理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双方还需要这块土地的后续处理方案。或者承包或者买下来,终究会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实在拿不到这块地,县里会把补偿款及时打到公司的账上。
赖账县里不敢,也没有那个必要。
“方支书,我明天会去你们那边一趟,有些事等见了再聊。”
上午。
方唯突然接到了孙士礼的电话,对方说他已经到了省城,将于明天抵达瑶岭乡。
“行,我等你。”
两人很有默契,三言两语便结束了通话。
他估计可能是还是和研究项目有关,按照道理说对方不应该催的这么紧,毕竟之前才拿出来了几个大成果,即便是像作物所这样的单位,也不可能年年都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等他见了孙士礼之后,他发现原来是自己想错了。
“方支书,我临时接受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争取在三年之内搞出来一款优质的小麦品种。所里之前的确搞出过几种小麦,但都不太满意。”
孙士礼特意跑一趟,是来向方唯求援的。
这个任务是上级下达的任务,没有条件可讲,说不好听的这件事牵扯到他能不能坐稳位子的问题,要不然也不会这么慎重。
“孙所长,我们这边不是小麦的主产区,所以对于小麦这种作物并不熟悉。所以呢,培育小麦种子对我们来说一项挑战,搞不好要去北方搞试验。”
方唯没有马上答应,显得有些为难。(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