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让这小子去巡街,去五城兵马司,这是一开始就用错了方向,以至於常茂现在就喜欢抓人。
这可是郑国公世子、下一代的国舅,可是偏偏喜欢去做衙役的事情,喜欢当锦衣卫了。
“用不著你去抓人,抓紧將奏章送上来。”马寻立刻催促道,“不只是要送上来奏章,声势还要大一点!”
常茂喜笑顏开,得意洋洋的说道,“离京前已经让我姐写好了奏章!”
从袖笼里摸了一下,常茂掏出来一份奏章。
仔细看了下,常茂有些尷尬,“汤鼎的。”
又摸了一下,居然是王德的。再仔细找了找,居然是邓镇的。好不容易才找出来自己的奏章,常茂鬆了口气,没丟。
马寻仔细看著,直接无语了,这就是改了个名字,內容一模一样。
马寻问道,“谢威的了?还有允恭的呢?”
常茂立刻回答说道,“允恭是徐叔写的,我问了谢威,他说晋王殿下还没有写好。”
马寻其实很想骂人,常茂这是逮著太子妃在啊,奏章是常婉写的。
而王德、汤鼎等人是演都不演,直接照抄。
徐允恭有能力写奏章,但是徐达亲自动手。但是谢威这小子,也学会了没事找姐姐,
让姐夫帮忙。
“把老三叫来!”马寻邪火有地方发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在做什么?”
朱匆匆赶来,一了解事態就说道,“舅舅,奏章写好了,早就交给皇兄了。皇兄的意思是让大张旗鼓的送回去,直接交给中书省。”
马寻这才满意,隨即说道,“这几份奏章拿回去,稍微帮忙润笔一下。这几个懒货,
我懒得说了。”
朱稠一头雾水的接过奏章,翻看几下也无语了,“你们这也太瞧不起人了!”
常茂不以为意的说道,“事情办成了就行,其他的都是小道。”
李善长和胡惟庸的麻烦很快就要出现了,朱標这一手也是阴。
勛贵忠君体国,直接在中书省、朝堂奏明这些事情,到时候压都压不下来。
到时候不要说其他的勛贵了,就算是一些文官也都要考虑跟不跟进了。
皇帝给了这些武將很多的土地、封赏,可是不少文官也是有著足够的家底,这些人也是买地的主力军。
马寻就说道,“既然如此,我先奏报。”
朱肯定没意见,“那自然最好了,您到底是国舅。”
“国舅?”马寻对这不开窍的外甥说道,“这一回是中书省平章政事,是徐国公!”
朱汕笑,隨即也说道,“听说现在不少地方官有些著急,在四处忙著清查人口。”
“让赵大勇去盯著凤阳府的官吏。”马寻安排说道,“一会儿你再去安排一下,过些天你皇兄要启程回京,我也要去宿州了。”
常茂看了看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跟著太子回京。”马寻就头疼起来了,“回京后就给我大喇叭一些,要让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太子殿下看不惯勛贵不法,对贪官污吏极为不满。”
常茂立刻来劲的说道,“您放心就是,这些事情我最拿手。”
马寻甚至在琢磨要不要编一些戏曲、小说,这也是如今这个年代最好的传播途径了。
只是到时候到底是铁面无私的马国舅,还是太子贤明,这都要仔细的衡量一下。
虽然在凤阳办了一些事情,可是不管是朱標还是马寻,都不可能长期留在这里。
很多的事情是需要朱楼等人跟进,或者是朝堂那边接手处置,朱標、马寻等人只是负责將火给烧起来,只是负责將事情给摆在檯面上。
马寻还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忽悠张三丰。
张真人既然已经主动出现了,那就不能让他跑了。
这可是真正的大事,同样也不能怠慢。毕竟张三丰这样的人强留是留不住的,得想办法让他主动留下来。
画大饼帮忙传播道教,提出一起预防天,这其实都比探討太极更加的有吸引力。
所以再努努力,应该是有极大的机会让这位“仙神”主动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