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寻认可朱楼的一部分评价,朱亮祖就属於那种屡教不改的类型。
皇帝一次次的小惩大诫,完全不足以让朱亮祖收敛,他反而有些变本加厉了,显得有恃无恐。
马寻也淡定,“好言难劝该死鬼,他执迷不悟的话也怪不了谁。”
隨即马寻看向朱棣,“老四,准备弹劾延安侯和永嘉侯。”
朱棣有些担心的问道,“舅舅,延安侯此刻正跟著汤伯出征呢!这个时候弹劾他,只怕不太好吧。”
马寻立刻反问,“当年你父皇诛杀胡三舍的时候,没想过越国公?越国公长子违法乱纪可以正法,永嘉侯就不该被弹劾?”
这一下朱棣不敢再说,越国公胡大海那可不是一般人物。
虽说现在胡大海已经死了十多年,甚至只有一个不太成器的义子在世。
可是要说军中上下乃至文臣武將,对胡大海依然是交口称讚,他和冯国用就是朱元璋最大的遗憾和损失了。
朱小声问道,“舅舅,弹劾之事真要让老四去做?”
虽然哥俩有些矛盾,但是到底是亲兄弟。这么得罪人的事情让老四去做,有些不太好啊。
马寻瞪著朱,“老四现在管著北镇抚司,这不是他分內之事?要不然你来帮我,我俩去弹劾,让老四落个清净!”
朱瞬间偃旗息鼓,老四得罪人就得罪人好了,可不能將自己拖下水。
再说了,老四就是舅舅的马前卒,那些勛贵不可能看不明白。
朱棣则觉得有些不对劲,北镇抚司不是舅舅管著的吗,怎么好像要扔给我了?
国公都不太乐意管著北镇抚司,亲王就乐意啊?
朱標心里安稳了不少,大事都没有耽搁,这就值得开心了。
朱標徵询的问道,“舅舅,老四起头,您拿主意。我稍微惩戒一番,先令勛贵自查自纠,如何?”
这么安排没问题啊,看起来朱標是给了勛贵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样做自然也有好处,那就是太子仁善,让勛贵们更加靠拢这位储君。
真要是以后动手也没人会说什么,都已经给了机会,那些人不珍惜罢了。
马寻就点头说道,“標儿如此安排確实周到,只是我弹劾之后,得让常茂等人立刻开始动起来。”
朱標认可的说道,“確实该如此,前头的几个公侯做出表率,其他人该做些什么也该心里有分寸。”
这就是徐达等人的聪明之处,他们和朱亮祖等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別。
这不只是说平时谦逊、守法,而是在很多的事情上他们知道如何维护、配合皇帝推行政策。
正事肯定要办,既然现在这里都安排好了,马寻就可以去找张三丰继续探討一些大道了。
看著马寻转身就走,朱標等人慾言又止。
小透明一般的朱立刻掏出一张纸,“舅舅和张真人的对话,我能记的都记了。快点给母后传信,舅舅想让驴儿修道!”
说完这些的朱橘转身就跑,不能给舅舅和张真人单独说话的机会,要不然谁知道又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呢!
朱標等人脸色变了,老五是打听出来了重要消息,可是这个消息太嚇人了。
被坑的马寻浑然不觉,还惦记著进一步的改良太极拳,好好的修炼內家拳。
而在百里之外的京城,马秀英勃然变色。
张邀去凤阳了,和尚惦记著她的弟弟,道士也惦记著。
我马家的人就这么出类拔萃,你们这些出家人非得他再次出家吗?
“重八!”马秀英忧心,问道,“这如何是好?”
李贞抢先说道,“先不能和姝寧说,要不然她心里肯定担忧。”
朱元璋也连忙说道,“確实不该和她说,要我说没什么可担忧的。小弟六根不净,他自个儿都这么说了。”
马秀英气的不轻,不是你亲弟弟,你自然不担心!
李贞就劝著说道,“你也不要急,標儿几个在那边,小弟跑不了。他是有分寸的人,
现在朝廷大事没办完,他不会走。”
马秀英忽然问道,“驴儿长大一点,他治天的法子弄好了,会不会走?”
朱元璋就反问起来了,“小弟这么大的人了,你事事替他做主,他能开心?”
不过朱元璋马上补救,说道,“让他侍妾赶紧过去,丫头本来就在宫里住著,也有人照应。张邀过也真是,找他的时候不来,不想要他来的时候偏偏主动找上门了。”
马秀英拆台了,“那是找你吗?没看標儿都说了,张真人只亲近我弟弟。”
朱元璋愁啊,这么好个国舅要是让人给拐跑了,这是社稷的损失不说,家里头也不得安寧了。
等小弟回来了好好和他谈谈心,免得这小子年纪轻轻的就想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