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寻顿时觉得荒唐,我要是上朝奏报政事,大事是皇后代笔,不大不小的事情太子帮忙写好,实在是小事就找李文忠,或者刘姝寧帮忙润笔。
我自己都不写奏章,我只负责背下来、读出来就好。
帮別人代笔,开玩笑呢?
不过马寻还是说道,“蓝大哥就在家里好好想想措辞,大白话也不要紧,事情说清楚就行。一定要记得田地要还给百姓,再者就是听了婉儿的规劝。再者务必说清楚,你没有害人命!”
蓝玉用力点头,全都记下来了,我明天上朝就直接这么说,肯定不会有错!
总算是和蓝玉说清楚了,马寻也可以回家吃午饭了。
骑著马的蓝氏有些不好意思,“你常大哥出去的时候也说了,朝堂上的事情还是要你拿主意。我看著精明,也就是家长里短,朝廷的事情一直不太明白。”
这也正常,蓝氏虽然这些年有不小的进步,眼界也开阔了不少。
可是本身来说,她没有机会接触朝堂的政事。
就算早些年是马皇后的左膀右臂,不过那也只是听从安排去办事,很少涉及到一些政事。
马寻就实话实说,“我其实最佩服的还是常大哥,他心里跟明镜一般,他是大事小事都清楚、知进退。常大哥、徐大哥,还有汤大哥,他仁是最厉害的。”
蓝氏眉开眼笑的说道,“你常大哥比不上老徐,老徐名声多好。”
徐达的名声確实好,品行和功绩都是无可挑剔的。
不过蓝氏稍微有些担心,“这事情明明是太子压下来的,非说是婉儿的规劝,这好吗?婉儿还算聪慧,只是也不好和你姐相比。”
马寻笑看说道,“我姐那会儿管里里外外的大事,婉儿现在只管看勛贵、自家人,不碍事。我姐夫偏心,好名声只想著標儿。我不偏心,婉儿就是我外甥女。”
既然马寻都这么说了,蓝氏自然安心。
大明这边不需要担心宫斗,李淑妃也好、孙贵妃或者郭寧妃、郭慧妃也罢,一个个的好像都是皇帝的宠妃一般。
这是不假,但是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是极度的有分寸,知道在后宫生存的第一法则。
而东宫那边也一样,朱標和常婉青梅竹马,两个人的感情好看呢。
所以现在朱標的那些侍妾,也都是要看常婉的脸色,不敢有半点多余的心思。
“母。”马祖佑看到蓝氏就开心,“看貊。”
蓝氏立刻牵著马祖佑就走,“那好,咱们去餵貊。还有猴,猴也好玩。”
貊,也就是大熊猫了。
这还是常遇春给逮回来的呢,先前马祖佑可是看都不看,怎么现在还要去餵大熊猫了?
看著儿子被带出去玩,马寻一点都不需要担心。
驴儿现在经常出门玩,可不是马寻或者刘姝寧带出去的,但是心里依然十分放心。
到了后宅,马寻说道,“嫂子带驴儿去象坊了。”
刘姝寧笑著说道,“刚和我在吵,说旺財的孩子不聪明,不许他骑。”
马寻也挺无语,旺財多有灵性,怎么它的种就是头憨骤子,除了力气大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了。
“我过几天就得回凤阳了,估计得出去两三个月。”马寻安排说道,“你该踏青还是踏青,该组织勛贵女眷就组织勛贵女眷。今年可得帮婉儿撑住场面,这是大事。”
踏青可是大事,这也是政治活动之一。
刘姝寧笑盈盈的看著马寻说道,“人家给您准备的莫邪,一点都不心动?”
刘莫邪,这就是那个当过尼姑、会医术,又能诗会画的奇女子。
看到马寻翻白眼的样子,刘姝寧继续开玩笑,“她可是等著,一有诗会这些就急著与会。现在都是想法子和勛贵人家的女眷走的近一点,要不然可见不著您。”
捏著刘姝寧的脸,马寻吐槽,“她和勛贵人家的女眷关係好就能见著我了?开玩笑呢!”
刘姝寧看著马寻说道,“她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关係,和靖江王她娘处的不错,在教靖江王写诗。再者就是和福成公主关係也好,颇受公主欣赏。”
朱文正地位尷尬,以至於他的妻子地位尷尬,这称呼只能是“靖江王他娘”。
这刘莫邪也是有点本事,走的关係也挺硬,这么说来还没有放弃我这块唐僧肉,还想要围猎我?
不过一想也对,朱守谦是什么人啊,这是老朱家“第三代”打油诗扛把子。
第二代空缺,因为朱標、朱楼这些人都不写诗,朱守谦可是和朱元璋並驾齐驱的打油诗高手,现在请了个女先生也正常。
回头我琢磨琢磨,好好的孩子,別给教的只会写打油诗了,跑偏了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