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也需要展示出来自己对儒家的一系列理解,以及对於大明王朝的高度认可。
朱標虽然不懂佛法,可是对於儒家的理论了解非常深,这些事情上就很有发言权了。
朱楼等人则是耐心的在听著,他们也都是自幼接受著传统的儒家教育,大部分也是有著不错的基础,所以也都能听懂一些。
在论法等结束之后,马寻看向宗,“师兄,可有举荐之人?”
宗立刻报了十个人的法號,可是马寻直接皱眉,“太多了,最多只能有五个。”
名额少了?
还是说这些高僧的表现不能让马寻满意?
朱標也附和说道,“五人即可,其余的赐僧衣吧。”
完成了这么个任务,马寻鬆了口气,僧官的事情算是选定下来了。
朱棣和道衍没有看对眼,两人全程没有任何交流。不过马寻还是给了道衍僧官的名额,不只是因为道衍这个名字,也是因为宗的大力推荐。
先留在眼皮子底下观察一下,这个道衍也確实值得考察。
从天界寺离开后,朱標笑著问道,“舅舅,我看您今天好似没有太大兴致。
马寻也不否认,“就佛法而言,他们都比我精通。真要是和他们论法,我就不去自取其辱了。我所仰仗的,无非是国公身份。”
朱楼就拍马屁说道,“我看未必,您的见识、才学远超他们,若是潜心修行肯定远超他们。
朱標咳嗽一声,老二和舅舅亲近不是秘密,但是话別乱说,要不然老娘得收拾你!
马寻笑著对朱標说道,“我对於佛、道都没偏见,只是都该为我大明管辖。”
朱標非常认可的说道,“確实如此,虽说有些时候我也不大认同一些事情。
只是在民间,也多少需要些宗教束缚。”
佛教这个外来宗教能够在中国迅速发展,这可不只是不断吸收一些中国的文化等。
同样也是因为很多佛教的理念符合统治者的利益,这自然也就会让一些统治者大力扶植了。
初中歷史书上都写了!
朱標看著马寻说道,“舅舅,我可是听说一些人觉得现在是法难。”
马寻恼火的说道,“以前的日子太好了,这就是法难了?再听到这些人议论,朝廷得派人好好收拾了,查查到底是哪些人在危言耸听!”
隨即马寻对朱楼等人说道,“你们几个就藩之后,也都注意一些才好。不少人打著宗教的旗號招摇撞骗、敛財骗人,对这样的人別客气!”
看到朱楼等人点头,马寻更为严厉的警告,“有些该信的信,不该信的別信!我屋里头还供著你们爹娘赐的棍子,別逼的我跑去王府收拾你们!”
也就是亲外甥才能这么说,更准確的是这些外甥比较亲近,要不然才不会如此说话。
朱標笑的就像是偷著鸡的狐狸一般,本来他这个当大哥的管著弟弟们是理所应当。
但是也不见得就是什么事情都好管,毕竟这只是兄长。
而现在不一样了,舅舅去管教弟弟,那是天经地义了。甚至有些事情朱標这个太子不好多说,舅舅拿著棍子去收拾,也没人能挑理。
这么个舅舅,不只是对付一些言官是杀手,对宗室更是威力无穷。
將朱標等人送回皇宫,马寻就打道回府。
没有回家,而是去了隔壁,“嫂子,常茂的婚事准备的如何了?”
蓝氏立刻笑著说道,“好著呢,就等著日子了。”
看著踩著凳子去抓桔子的马祖佑,马寻也只是笑了笑,“那就好,常大哥现在不在京,有事情就让我和蓝大哥去做。”
常遇春大概也比较鬱闷,外孙出生的时候他不在京,到现在都没见著。
儿子大婚,还是见不著,儿媳妇敬茶都喝不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北平那边需要有大將坐镇,徐达不能过去,那就只能是常遇春了。
蓝氏就笑著说道,“那我还真有事情都让你来办,主婚还是靠你了。再者我那亲家到底是大儒,常茂又是你亲外甥。”
马寻警惕起来了,主婚没问题,马寻『责无旁贷”,谁让是他促成的这事情。
蓝氏就泼辣的说道,“你得写首诗,词也行,我家得有文气!”
马寻上前几步扛住抓了个桔子的马祖佑就走,想要我写诗是没可能的事情,
我肚子里的那点存货不多了!
这个头坚决不能开,以后还有一大堆外甥要结婚,总不能厚此薄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