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算起来的话,开国七国公之中也就是李文忠和冯胜了,也不知道这两位现在心里会不会发忧。
马寻这也算是再次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一些事情的焦点,大家对於他的医术看似也有了更高的评价。
正月十六,马寻自认为算是早早的出门了,大概也就是九点左右。
旺財迈著轻快的步伐到了魏国公府,任务完成后就被牵去享受美食。
跟对了主人就有了锦衣玉食,要不然就要像其他同类一样转著圈的拉磨,或者是犁田、拉车了。
马寻闻了闻问道,“这是准备了许多蒜?”
徐达笑著说道,“为了我这事,家里早早的准备了一些蒜,宫里也送来了一些,我觉得怕是用不完了。”
马寻则不太在意,“有备无患,多些总是好的。实在用不完,到时候送学校去,那边的蒜总是不够。”
徐达点头说道,“家里也准备留出点地种蒜,我想留个二十亩就行了。”
二十亩听起来很多,可是也不算什么。
现在不少勛贵人家的都会种蒜,包括皇家的皇庄,也种了许多的大蒜。
自然就是因为大蒜素的原因,现在大家知道提炼出来大蒜素有多难,而且没办法保存。
所以多种点大蒜总归是好的,这据说是能救命的玩意儿。有备无患啊,总好过需要的时候找不到。
徐达继续说道,“也送来了不少酒,你弄出来的那些蒸馏器物。宫里送来了一套,学校那边送来了两套。去年下半年,我家里头请工匠也制了一套。”
马寻没想说要什么专利费等等,喜笑顏开的说道,“这是最好,器物有了,
只要耐心点就行。这技术算不上难,派不上用场自然最好,要用的时候也不至於手忙脚乱。”
徐达点头,其实不只是他这么做,不少勛贵人家的也都这么做。
钱財等等对於他们来说自然重要,可是性命、健康,这自然是更加重要的。
至於说现在也就是一些高门大户能用得起这些东西,那也確实没办法了。
有些技术不管是马寻还是皇室都没有束之高阁,没有当做不传之秘,可是他们也都明百能用得起的只是少部分人。
也只能希望隨著生產力的提升,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进,可以让更多的人因此受惠。
徐妙云端来茶,“舅舅,请用茶。”
马寻淡定点头,忽然问道,“我家老四来没来过?”
徐妙云瞬间脸色通红,低著头不说话。
徐达握紧了茶杯说道,“也不知道他是在哪学的,自从他去年回京之后,隔三差五的就登门討教兵法。也就是我还算有些薄面,他才不至於太过冒失。”
马寻顿时尷尬了,朱棣这小子难道学的是我?
不对啊,我当年没这么厚脸皮,没这么上不得台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我当初可是真的在认真学习,学习之后就有了进步,现在率领万余人的大军在大明境內行军安排的井井有条、並无半点差错!
涉及到军阵、军纪,徐达、邓愈这些久经沙场的大將都要夸讚我有『古之名將之风”。
破產版的于禁,勉强够的著吧?
应该可以这么算!
徐达看著马寻,继续说道,“我这一年在京里倒是落得个好处,没事给允恭讲讲兵法,说说为將之道。燕王殿下跟著听听,还是能学点。”
马寻立刻说道,“允恭是得好好教一教,这孩子谨慎、谦虚,是良將的胚子。我家那个老四,兵法学的如何?”
徐达沉默片刻才说道,“先前我与诸位皇子也探討过兵法,普王殿下与燕王殿下最优,秦王和楚王次之,齐王怕是有些平庸了。”
老六、老七都评价了,就是不评价吴王朱,这就说明问题了。
还真是亲外甥,惦记著医术不说,行军打仗的事情也学了个一窍不通!
不过想想也是徐达的要求高,他眼里的平庸放在军中可不是真平庸。
朱標肯定是不能评价,而从老八朱梓开始就太小,暂时看不出来什么。
马寻也不打算说让徐达教朱棣兵法之类的,这些事情真的要吩咐,那也是朱元璋、马秀英的事情。
对於徐达的手术,最为在意的肯定是徐家上下了,所以很多的准备工作十分的充分。
这自然可以让马寻少操心一些事情,尤其是他所提醒的一些事情,徐家上下都无比重视。
这就好,作为郎中,最喜欢的肯定是配合的患者和患者家属了。
哪怕是魏国公徐达这边,也不需要担心什么医闹。
现在看起来是万事俱备,只等著马寻这个大明第一神医为徐达开刀动手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