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嫂子,这话说的就见外了。”马寻大大咧咧的说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没怪我迟迟不用药就是信任我。”
马寻大多数时候都是称朱元璋的一些妃嬪为『小嫂子』,当然这就是私下里了。
没办法啊,按照朱元璋规定的要求,皇后、皇子皇女包括皇妃等,正式称谓一律是殿下”。
孙贵妃是皇帝宠妃,又是皇后的左膀右臂,和马寻还算熟悉。
所以马寻很多时候都是跟著李贞、朱元璋或者马秀英来称呼一些身边人,这没多大错孙贵妃伸出手说道,“这些时日我倒是觉得乏力,胃口也不大好。”
“病情如此。”马寻一边把脉一边说道,“我前段时间一直在製药,你肯定也听说了。先前不少人试过,还是有些效果。”
孙贵妃露出笑容,颇为期待的说道,“我也是听陛下提起,方才请他出面。我怕继续拖下去,我这病越来越重。”
“本来就是在给你製药。”马寻张口就来,“太医院那边也寻了不少和你有同样病症的人,大多数都是有些效果。』
这话不是马寻邀功,一部分也確实是实情。
孙贵妃连连表示感谢,“真是有劳小弟了,要不是你,我说不定早就没了。”
应该不至於早就没了,不过可能快了。
马寻认真把完脉,对朱镜静说道,“將太医过往诊脉的本子拿来。”
这都不用朱镜静去拿,旁边的侍女赶紧將『病歷』拿来。
这也是马寻看病的习惯,得先看看病歷,然后才好接下来的治疗,或者是话术。
马寻认真看了一刻钟的病歷,其他人都是在认真等著,不免也有些紧张,或者是在观察他的神色。
朱橘凑在跟前,一个劲的在瞅病歷。可是上面的一些记录,他隱约看得懂,但是又不太懂。
没办法,学的太浅,还没办法成为合格的郎中。
“倒也不错,没怎么恶化。”马寻长吁了一口气,露出笑容说道,“小嫂子,不是我吹嘘啊。我这新药算是给你们捡著了,你和徐大哥正適合用这药。”
马秀英也跟著说道,“这倒是你们的福气,天德得了背疽,你说这多嚇人。”
作为早年就名满扬州的贤女,孙贵妃有些吃惊,“魏国公怎么患了如此恶疾?”
马秀英心有余悸的同时又是藏不住的自豪,“也是小弟医术高超,不只是给看出来了,还能治!”
至於马寻前几年就有事没事的在蒸大蒜,那时候大家也就是听之任之。
他是个徐国公,又是名医,就算一时半会儿蒸不出来什么结果,也没人多说什么。
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大蒜素制出来了,而且试药之后也有了非常不错的反馈。
这一下还有什么好说的,医术高超啊,制出来的药都厉害!
所以说徐达、孙贵妃赶著了,这也不算是过分。
药制出来了不说,也经过了最初期的临床试验,这得是多大的幸运。
朱橘忽然问道,“舅舅,您那药是用以消毒?不能只是背疽这些吧?”
“那肯定不会,重感冒什么的也能用,肺炎都能治。”马寻隨口说道,“不过这也不是什么神药,到时候还是得对阵下药。老五,肺炎是什么你该知道吧?”
朱橘多聪明的人,心思全都用在学医了,其他地方没开窍,“以您將一些病症称为炎症,我觉得肺炎就是风温肺热病、喘病、咳嗽病、肺痛!舅舅,您可真厉害!”
这是实话,因为肺炎在这个年代不说是绝症,不过確实非常难医治。
马寻笑了起来,“还算有些悟性,你要是继续这么钻研,肯定比我厉害!”
朱这时候就谦虚了,“那不能,我就是再厉害,肯定也不如您。”
看著马寻一边在看病一边在逗朱,好似是有些没有將孙贵妃的病情放在心上,可是大家也都不约而同的鬆了口气。
他以前也经常来给孙贵妃看病,只不过表现的比较谨慎,那就是情况不乐观了。
而现在有说有笑的十分轻鬆,这就说明情况在好转,新药制出来了就有把握。
“小嫂子,我回头就给你开药。”马寻笑著说道,“我看俩丫头还得您亲自教,就別让我姐照顾著了。”
孙贵妃连忙起身,那叫一个开心,“真是有劳小弟了,要不是你,我哪能捡回这条命。”
马寻笑著摆手,“没那么严重,明天我再过来,您先歇著。”
孙贵妃自然是开心的,如释重负的她带著两个女儿將马寻送到宫门口。
马秀英看出来了些端倪,“小弟,你这是在让她安心?”
马寻也不否认,“有些事情这些病人想要活,那用药的效果就好。现在贵妃殿下就是如此,我说的轻点,她又信我,那自然就最好了。”
朱橘两眼冒光,舅舅看病不只是用药,还能看心病!
马秀英笑著点头,她的弟弟看病还是一如既往的周到、全面,最主要的是看起来是真的有把握,这才在孙贵妃那几乎是打包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