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看了看两个准侍妾,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没有一见钟情,但是也不牴触。
挥手让人下去之后,朱標扶著李贞,“姑父,回头让二哥陪我回一趟老家唄?”
李贞皱眉说道,“回乡祭祖是应该的,只是再等等。等雄英出生了,肯定让你二哥陪你回去。”
朱標有些担心的说道,“老二几个现在都在老家,老五眼看著也要回去了,我心里头有些不踏实。”
“有什么不踏实的,亲王到了岁数还能一直在京城?”马寻就直接说道,“我看老二他们在凤阳就很好,过两年得让他们就藩了。”
皇子久居京城確实不太好,可是朱標没这方面的一些顾虑。
李贞也说道,“我看他们在老家更得意,在京里总受管教。我就是不放心铁柱,那孩子自小阴鬱。”
朱標连忙劝道,“现在铁柱开朗了不少,天天跟著老三、老四去打猎,唯独有一点不好。他作的诗平仄不通,和我爹有的一比。”
朱元璋也算是打油诗的高手,他的侄孙朱守谦现在也开始有些血脉觉醒了。
李贞就看了一眼马寻,这又是一个被马寻影响的皇子龙孙。
马寻就觉得冤枉,朱守谦喜欢写打油诗等那是真的血脉因素。
不过现在还算好的,起码这个靖江王不写诗讽刺皇帝啊。
朱標笑著对马寻说道,“舅舅,您可是准备了平倭诗了?”
马寻身边就没什么口风比较紧的人,他才和常遇春私下里议论了一些事情,太子这就知道了。
其实不用想,皇帝皇后肯定都知道了,这是派太子来探口风呢。
而这事情只能是常遇春说的,因为当时只有这么个人知情。
朱標连忙劝道,“舅舅,海上风急浪高的,您可不能去。”
这是担心马寻对於水战感兴趣了,这是在江河湖海都没有水战过的,怎么可能放心让他去海战呢。
马寻赶紧说道,“让我出海我也不出,我不喜欢风浪。无非就是有些事情,想要他们帮我留意一下。”
听到马寻这么说,朱標自然就安心了。
让马寻跟著徐达去刷军功,这一点大家没什么可担心的。但是跟著廖永忠、吴禎去水师,这就有说法了。
不是怀疑他们的能力和忠诚,单纯的就是水师作战情况特殊。虽然现在的大明水师战舰船大炮猛,不过也有很多风险,
水火无情不说,最主要的是真要是在大江大海船翻了,再好的水性都没用。
搞定了这些事情,马寻也算是安心了不少。
朱標的侧妃就是寻常文官家的,而不是什么朝廷重臣家的。两个低品级文官,这也不错了。
吕本还是为他那个名满京城、秀外慧中的独生女选一个丈夫比较好,说不定还是可以找到东床快婿。
宫里的这些是別指望了,说不定会有一些门当户对的人家,这好列也是朝廷重臣,用不著担心嫁不出去。
李文忠急匆匆的找到了马寻,“舅舅,您可是在准备找些人、找些人跡罕至的地方?”
马寻点头,“是有这么回事,你帮我留意一下。”
李文忠点头说道,“那我即刻去办,只是有些事情您得给我个准话。到底是多少人用,到底该如何防备,我好安排。”
马寻也知道这件事情重要,“那好,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你先帮我把营地、周边的护卫做好,我到时候才好安排人过去。”
李文忠也是这么个心思,前期的基础给弄好了才行,免得到时候猝不及防。
马寻也不含糊,“回头我整理一下,到时候再去和你说。”
李文忠点头,这些事情也不难做,只是稍微需要用心点,牵扯重大出不得半点紕漏。
所以不管是选址还是用人,都得精挑细选。
李文忠有些好奇的问道,“舅舅,怎么对剿倭感兴趣了?”
“算不上感兴趣,就是觉得这事情得做。”马寻笑著说道,“过两天我去龙江船厂看看,那边的船造的应该不差。”
李文忠越发得意了,“那是!当年不管是过江打韃子还是打陈友谅,我们都是小船对大舰。现如今不同了,咱们的船大。”
不只是船大,火力也更加凶猛了。
虽说现在的火炮准度一般,但是將火炮搬到了船上,这就是一种进步。
现在的明军水师可不是用小船装满火药、柴火等去引爆大舰的战术,一大批精锐水师可不只是在江河里征战,出海更是一种常態。
造船这样的事情马寻帮不上忙,可是在其他的一些事情上,说不定他可以做出些许责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