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爷爷。”李景隆乖巧,跪下先磕头,“好些天也不去看我,果真是有了儿子就不记得我这孙儿了。”
看著眉清目秀的李景隆,马寻语重心长,“你啊,好好跟著你爹学兵法,没事去找你正经的舅爷爷去学学战策。驴儿我来教,你別教他兵法。”
李景隆一头雾水,隨即不满说道,“舅爷爷,是魏国公和郑国公写了兵书要传给表叔?”
这就是战神对於兵法的执念,对於朱元璋、李文忠带兵的能力深信不疑,可是也惦记看从徐达、常遇春等人那里再学些本事。
李文忠笑著说道,“你舅爷爷最喜欢的是火器,他要惦记也就是惦记卫国公的带兵之法。”
“卫国公也该从广西回来了。”李景隆抱著扑过来的马祖佑,笑著说道,“舅爷爷,
到时候卫国公和您探討兵法的时候,务必带著我。”
马寻好学,李景隆也非常好学,还有个朱橘也非常好学。
马寻是医术、兵法都在补课,希望有所进步。所以外甥孙、外甥跟著他,好像也確实能有所进步,旁听也是进步。
打发走两个孩子,马寻好奇问道,“你过来做什么?”
“您这些天一直在府里,也不知道朝廷的事情。”李文忠笑著解释说道,“衍圣公即將回曲阜,答应了很多事情。”
马寻感兴趣了,问道,“他能答应些什么?”
“修孔庙之事自然不用多说,孔府现在也答应由朝廷委派官员去曲阜监督祭田田租等用处。”李文忠得意说道,“太子殿下令曲阜孔氏出钱出人,分赴各地州府兴建学校。”
马寻顿时眼前一亮,孔氏一族虽然有不少地方做的不太好,可是有些事情还是比较出色。
现在大力兴建基层教育,孔家要出一大堆人了,而且在各地州府兴建官学,曲阜孔氏也是要派人过去。
各地州府也都是要建圣人庙的,曲阜的人过去自然就是天经地义了。
马寻笑著开口,“这是好事,朝廷的负担小了不少不说,主要还是以后培养的读书人就是我大明的人。”
读书人不够用,这是朱元璋一直以来的心病。
读书人和他不是一条心,这更是皇帝一直在担忧的事情。
不过马寻隨即有些好奇,“孔家人就这么答应了,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吃进去的想要他们吐出来,这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呢。孔氏族人要是深明大义,就不会先前跑来朝朝廷伸手要钱了。
李文忠得意说道,“舅舅,您只怕是不知道朝廷现在还有大宗小宗之议吧?”
看到马寻摇头,李文忠解释说道,“陛下按照您说的那样在衢州找了南宗之人,他们上书朝廷议论嫡庶、大宗小宗。”
马寻好像理解了,“衍圣公现在是怕了,先前还只认修孔庙之事。现如今担心衍圣公世系再次回到嫡脉,只能答应朝廷的条件。”
李文忠笑著点头,“要不说您的计策高明呢,北宗的这些人担心衍圣公世系回到南宗,朝廷开出的条件不敢不应。南宗的人为了夺回世系,许诺诸多条件。”
现在就是孔圣后嗣在疯狂的开条件了,只要確保自身所在的一系能够承袭衍圣公的爵位,那么就要配合朝廷的一些政策了。
修孔庙是他们该做的事情,祭田的供用如何分配一直都有安排,弘扬文教更是衍圣公该做的事情。
在京中滯留的孔希学越发深明大义了,知道如何做好衍圣公该做的事情。
因为他要是再不努力的表现自己,衍圣公的世袭就要被南宗的人夺回去了,那些人现在整天都在闹。
以前的孔家人还仗著身份有恃无恐,向朝廷索要诸多好处。
可是现在有了內部竞爭,一个个的都疯狂的在表现自己,因为都知道再不努力,荣华富贵就保不住了。
更何况现在朝廷开出来的条件,本来就该是衍圣公该做的事情,只是相比起此前严苛了不少而已。
“这么做好列是能保住身份。”马寻就乐著说道,“陛下这么做还是厉害,我想来想去,就不该给那些人太多好处,就该让他们知道怕。”
李文忠附和说道,“確实如此,衍圣公这些天可没少出力。礼部一直都是在致力於恢復古礼,衍圣公说他能拿出些藏书。”
马寻瞬间无语,这孔希学先前可不是这样啊,不是说典藏都被金兵烧了吗?
李文忠隨即问道,“舅舅,您可有感兴趣的书,说不定衍圣公那边有藏书呢。”
马寻就直接说道,“让太医院的人帮我擬一下,他们觉得缺的古籍等,那我肯定也缺。记得用我名义去索要,要不然那些人说不定藏私。”
李文忠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马寻要医书和太医院的人要医书,那是两个概念。
衍圣公忽然间深明大义了,这倒是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