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个思念也就是片刻的事情,这还没十分钟呢,这孩子就挣扎著不许抱,开开心心的继续去骑小木马。
“老二几个都还好,种田像模像样。”马寻也匯报著工作,“要我说老二媳妇不错,
不只是照料著老二,老三、老四的食宿她也都在打理。”
马秀英笑著点头,“有当嫂子的样子,这是好。”
马寻不无感慨的说道,“秦王也好、国公之女也罢,先前家里头都是苦过的。虽说现在日子是好了,但是咱们这些人没有奢靡,孩子们也好不到哪去。”
马秀英非常认可这个说法,“你姐夫一身习惯改不掉,孩子们多少也是跟著学。”
这也算是实话,如今的朱等人最多就是『暴发户』,还不是那些考究的『贵族”,
一些有著底蕴的大富之家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说不定比皇家还讲究。
这自然也是因为朱元璋总的来说还是节俭,以至於现在的皇宫看起来也没那么规矩森严。
聊完天了就准备去隔壁,马祖佑立刻抱著马秀英的大腿,“马。”
马寻一头雾水,但是刘姝寧自然知道原因。
一个玩具小木马出现了,就是单纯的雕刻的小马,不过马蹄装了四个轮子。
马祖佑开开心心的拽著绳子,拖著他的宝贝爱驹出门了。
“你姐夫教的。”马秀英有些好笑的抱怨,“他说你爱牵驴,你儿子也得跟著学。驴儿这些天就是如此,一出门就要拽著,一大堆玩意儿就喜欢这么个东西。”
看著胖儿子小短腿倒腾的飞快,马寻还是非常开心,“走路越来越稳了。”
马秀英白了马寻一眼,“再走不稳那还得了!”
这都要快两周岁了,要是走路再不稳、再不会简单的说点话,那確实就该急了。
李贞还是神采奕奕的,这几天心情好的原因也是儿子回京了,谁也说不准现在一年到底能见到儿子几回,毕竟朝廷的事情多,李文忠也时常出征在外。
李贞是一个好姐夫,马寻就陪著在说话,说著朱等人在凤阳的一些情况,说著明皇陵的修筑,以及在九华山下选址建寺庙等事情。
不太好的姐夫来了,朱元璋就像是没看到马寻一样,直奔骑著小木马在摇的马祖佑。
结果马祖佑也是被欺负多了有经验,见著他姑父的时候就一边摆手一边直叫唤,眼看没用立刻就扶著木马站起来,跌跌撞撞的跑向朱元璋。
马秀英就非常嫌弃了,“天天说驴儿不喜欢你,你这么惹他能喜欢吗?”
朱元璋也不在意,弯腰將抱著他大腿的马祖佑一把举起扛在肩膀上,“怎么不喜欢我了?这么些人里头,他也就是能在我肩头坐的住!”
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马祖佑开心了,双手扶著朱元璋的脑袋,一个劲的喊著“驾马寻看的心情复杂,皇帝现在就是哄孩子模式,以夸张的夹子音在和马祖佑说话,扛著孩子在小院溜达。
这可不是表演给马寻看,这样子一看就是经常性的事情。
都这么个情况了,要是再给我安排差事,我哪有脸拒绝啊!
“小弟,你外甥可没少给你准备些好东西。”朱元璋一边逗孩子一边说道,“衍圣公过几天就进京了,你可別给我惹出来大事。”
马秀英也提醒说道,“衍圣公不一样,到底是孔圣后裔。你现在也该交个底,你到底是什么心思?”
马寻就回答说道,“一个是我觉得衍圣公名不正言不顺,第二则是想著给朝廷减负,
第三就是打算嚇嘘嚇嘘那些想要兼併土地的达官显贵、世家大族。”
听到马寻这么说,朱元璋和马秀英就认真了,这每件事情都是大事啊。
马寻也继续说道,“我一直管著国子学,我也知道没办多少事。趁著这一回,我得逼著孔圣的后嗣好好教书育人,给我大明教些读书人出来。”
朱元璋两眼放光,文官不够的事情一直困扰著他。
当了皇帝如此,没当皇帝之前更是没少被一些读书人轻视,这可是朱元璋的心结之一了。
教育,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没有人比朱元璋更著急大明人才的紧缺了,他也需要一大批真正属於大明的文官。
马秀英本来是微微点头,可是忽然说道,“你说衍圣公名不正言不顺,这是什么意思?”
“没其他意思,就是现在这个衍圣公身份有点问题。”马寻就说道,“虽说翻人族谱是有些不好,不过既然他是孔圣后裔,享著这身份的好处,就该经得起推敲。”
你孔圣后嗣不讲究嫡庶,不讲究道德,做著小宗抢大宗的事情。
那我要是说些什么,你也只能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