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倒是一点都不觉得意外,马寻手底下的两卫兵马,还真的就是在替太子掌军。
这是皇帝安排的事情,皇帝都不在意,那自然就轮不著一个魏国公在这里著急了。
甚至为了让这两卫兵马出出风头、立些战功,徐达也想了许多。
虽然想要討好太子,想要和马寻关係更加亲近,但是战爭的事情也不能含糊。
徐达正色问道,“我听闻你练了近一年的兵,这些人就练了队列。”
“说来惭愧,我好像也就会这些。”马寻有些尷尬,不过还是解释说道,“
我重军阵、纪律,再说了。我这兵马也不只是会站队列,衔接也好啊!”
要说会站队列,马寻练出来的兵確实一副『捨我其谁”的姿態,几乎是冠绝大明所有军队。
可是他练出来的兵马,真的不是只会站队列。
马寻立刻说道,“其实我知道火的问题所在,就是不能长时间射击,火力容易短缺。”
徐达自然明白这些,火力的延续性確实就是如今火器的最大不足。
马寻有些期待的说道,“我是这么想的啊,大战的时候先由装备火的土兵射击敌方骑兵,射击后立刻退向军队侧翼。这时候就是我军骑兵廝杀,再是步兵跟进。”
徐达不置可否,“放一轮就走?”
“不是啊,我的兵马练的就是衔接、三段击,起码能正面放三轮以上。”马寻觉得不满意了,“再说了,我的盏口將军、徐王弓也在前头呢,能轰韃子阵型。”
徐达露出笑容,说道,“我给你的那些炮列於阵线前列,各炮队之间有一定间隔,便於装填炮弹,可以轮番齐射,用炮火摧毁敌人阵地。”
先是火炮打击,打乱了敌人的阵型的同时,也是对敌人士气的极大打击。
等到敌人靠近,那就是火、徐王弓的轮番射击了。
距离过近自然就是这些火器兵退至阵线之后,步兵补充防住阵线,两翼的骑兵衝出去廝杀。
徐达对马寻的一些战术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做到了將『神机营』和其他军中近些协调。
马寻练出来的那些兵马有一定的战斗力不假,可是绝对无法独自临敌,因为有太多的局限性。
而马寻也从未觉得神机营可以独自正面对决,这就是需要和其他军种协作的徐达现在改进优化的战术,几乎和歷史上朱棣数次远征漠北时的战术一样。
只不过现在没有五军营、三千营,但是大明不缺少骑兵和步兵。
而神机营的战术,也是朱棣根据沐英的三段击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
所以根本没必要担心这样的战术无法適用於草原,打击敌人的骑兵不可能只靠神机营。
看到马寻喜笑顏开的样子,徐达也笑了起来,“对敌的时候,你得在中军。
阵前的指挥交给广德侯、文英,你不许过去。”
马寻心里有数,他確实被三令五申的不许靠近前线。真要是让马寻手刃敌人,他可能也没那么大的本事。
徐达也再次解释说道,“我们得先战一场,之后的廝杀也会多。这一趟先用你带来的兵马,可不是我心胸狭隘,只想著保全本部人马。”
马寻连忙说道,“徐大哥,说这些做什么,这都是朝廷的兵马。”
徐达正色说道,“这不一样,军中不少人都有自己的心腹,有些人更有些一直带著的兵马。”
这就是没法说的事情了,现在大明的军中也算是山头林立。
朱亮祖、梅思祖这些人当初都是小小的一方诸侯,自然有自己的一些军队。
邓愈、俞廷玉、廖永忠等人都是带兵来投,有自己的兵马也不值一提。
虽然这些年朱元璋也是在不断的將这些人的小部队给分化瓦解,可是实际情况就是军中依然存在这样的现象。
最多就是这些人手里的兵马不多,但是有些时候遇到了露脸、容易得军功的时候,这些大將肯定也都喜欢用自己的心腹部队。
这也算是人性,任何军官、將军,都会对自己带的久、或者是起家的军队更加有感情。
马寻笑著抱怨,“我其实本来是想要带龙卫、羽林卫,那两支兵马是我以前带的。”
徐达笑著说道,“这一战我们只是挫其锐气,不会有太大损伤。只是战场形势变化太快,说不定就会打乱计划。这些事情我得提前和你说好,你不能多想。”
徐达多谨慎的人啊,马寻辛辛苦苦练出来的兵,甚至是太子的兵马。
这要是进入漠北的第一战就死伤惨重,那不得让人心里在瞎嘀咕呢。
毕竟正面硬扛蒙古骑兵的衝锋,怎么看都是凶险无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