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的马寻找到了火力点,“让你们种由不是躲太阳就是叫苦叫累,你们种的那点田有晚稻吗?”
朱楼等人只能尷尬陪笑,他们哪知道只是晚了那么几天的时间而已,结果晚稻居然就欠收了。
本以为只是在嚇嘘人,可是当看到產出的时候,这一下子心惊胆战了。
本来是想著早点回京,结果变成了『无顏见江东父老”,躲在凤阳迟迟不愿回来,就是怕挨了一顿又一顿批评。
昨天才刚回京,被父皇母后批评了,姑父也语重心长的和他们说了农时、节气的重要性。
现在到了舅舅这里,果然又是一顿批评。
朱標帮忙解围说道,“舅舅,就別再说老二他们了。第一回种田缺点见识,
以后就不至於了。他们是我大明亲王,以后肯定也能知晓农时要紧,关係著百姓一年生计不会扰民。”
“何止是生计,也关係著朝廷赋税。”马寻就说道,“老二就喜欢大兴土木,老三、老四想要打仗。打仗要徵调民夫役,他们得算好时间才行。”
虽然现在是卫所制,打仗的事情看似和农民没多少关係。
可是役这是不可能避免的,农閒时去修筑城墙、兴修水利工程,这都是役的一部分。
朱元璋就乐呵呵的看著、听著,有些事情他確实不用操心太多。
以前是他的姐夫时常教育、提醒一下朱楼儿个注意德行和修养,而现在还有一个对朱楼等人更加不客气、更加严厉的马寻。
就算朱元璋是护续子的人,也十分溺爱子女,可是在马寻管教朱楼等人这件事情上,心疼归心疼,但是不会拦看。
女眷们自然是去后宅,男人们就留在前厅了。
华高神采飞扬的来了,开开心心的给朱元璋磕头,“臣拜见上位。”
朱元璋也为老弟兄开心,“广德侯,你这是得偿所愿了。要是让你去打仗可別给我拖著不愿出去。”
华高连忙说道,“上位放心,我就是战死了也无憾。”
这也是华高的心里话,就算是现在让他出去打仗,那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一会儿胳膊疼一会儿脑袋疼了。
哪怕见不到孩子也没关係,他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的,只要生个儿子,到了岁数就可以袭爵。
“我这小舅子又想出去打仗,按说让文英跟著就行,只是我不太放心,得有老將护著。”朱元璋笑著说道,“到时候你跟著他,行吗?”
华高立刻激动的说道,“上位,我就是给砍成了肉泥,也不能让韃子伤了国舅爷半根汗毛!”
朱元璋笑著开口,“不至於,他肯定是要跟著大將出征。有文英、郭家老三几个跟著,也都是精兵强將,不至於如此。”
沐英也好、郭德成等人也罢,也都有不俗的能力和战场经验。可是朱元璋还是觉得不保险,让华高这个老將跟著才安心。
至於华高,那肯定值得放心了,现在这情形就是马寻说什么,他华高都信服马寻觉得朱元璋还是厉害,这才是真正的合理利用资源。
华高虽然这几年不愿意打仗,但是有些本事没丟。让他跟著,也不用担心其他三路大军的一些將帅的分配。
这已经不只是人尽其才了,这是真正的將手里的牌最大化的给利用起来,这是要將手里的优势进一步的放大。
朱元璋心情很好,看向马寻说道,“打仗的事情你得多想,我也是帮你安排了,可別学大嘴啊。”
汤和確实是一个反面教材,为汤和封公的事情,朱元璋数次开小灶了,但是每一次汤和都能搞砸。
而眼前这个小舅子的『军功”,得进一步的安排,因为这是一个连汤和都不如的右都督。
不过马寻还是得意的,他手底下可以说是猛將如云了,字面意义上的猛將如云,现在都已经开始安排侯爵的人来他摩下了。
短暂得意后就行了,他要是去了军中,不是听徐达的调遣就是听常遇春的军令。要是李文忠、邓愈等人指挥他,那也没任何问题。
在明朝的军制之中不是官爵高就必然会是主將,出征的大军会定下主將、佩总兵官的官印,所以侯爵指挥国公也正常。
不过现在还没有出现,因为现在的开国国公之中,也就是李善长和马寻没有独自领过大军。
马寻,很有可能是开先河的那一个,让大明国公在军中的『含金量”开始下降。
朱元璋心情不错,笑著说道,“打仗的事情再议,你玩了半年多泥巴,玩出来了什么名堂?”
提起这个马寻瞬间来劲,这就是他擅长的领域了,“虽说还不是我想像中最好的状態,但是能用了!”
“快把我的煤炉拎出来!”马寻立刻大声起来,底气都足了,“陛下,这可不是玩泥巴,这是解决我大明百姓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