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就赶紧说道,“保儿用不著操心,他有本事不假,用不著多想。你更用不著操心,给你兵马你都不会用。”
被轻视的马寻小声嘀咕,“我不一定要会打仗,我有识人之明、我知人善用,不就行了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要造反,是在说著怎么样夺天下之类的事情呢。
朱元璋毫不掩饰的取笑起来,“道理是懂,说的容易、做起来就难。就军中那些人发起狠,你压得住谁?”
马寻瞬间偃旗息鼓,所谓知人善用、所谓威望高,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的很难。
更何况马寻的那点威信,还是来自於朱元璋和马秀英。要不然的话,他可就是傀儡了,甚至是傀儡都不如。
朱元璋隨即严肃起来,“大都督府的职权太重,迟早是要削弱。只是现在还是用兵之时,拆了大都督府如何打仗?”
拍了拍马寻的肩膀,朱元璋说道,“你啊,好听一点的是高屋建领,有些远见。难听一点的就是读书人的臭毛病,只想著以后没看到眼前。事情要一桩桩的做,这道理你该明白。”
“標儿都知道现在征战远未结束,就不该削大都督府职权。”朱元璋就有些恨铁不成钢了,“你呢,到现在都看不明白。”
马寻辩解说道,“我没说现在就拆大都督府,我说以后。”
朱元璋摆手说道,“就当你明白好了,大都督府迟早是要拆,只是现在不能提。让你去处罚朱亮祖,知道原因吗?”
马寻试探著问道,“我是国舅?还是说我有贤名?要不然就是我和魏国公、
郑国公他们关係好,罚了朱亮祖也没事!”
听到马寻给出这么多理由,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以后我和你姐不在了,就听你外甥的话,朝廷的事情你怕是真弄不明白。”
看著马寻一脸无语的样子,朱元璋直接说道,“你弹劾朱亮祖,那是敲打他。你本就是不在军中行走,以后就替標儿监军,只管弹劾不法勛贵,明白了吗?”
让马寻去打仗没问题,必须要给他配备一大批精兵强將,还必须命令不能以他的军令为主。
虽然朱元璋没有立刻削弱大都督府的意思,可是显然也是想要震镊一下骄兵悍將了。
马寻则有些担心了,“姐夫,我在军中没威望。”
“你姐是皇后,你外甥是太子,这还不够?”朱元璋直接说道,“你不喜欢上朝、不爱参与朝政,这事情由著你。只是为了你外甥,你就该去做些事情。”
马寻自然无法反驳,他自然不可能一直都是好好先生。
不过马寻还是开口说道,“只是弹劾勛贵?那些文官就不管了?”
朱元璋喜笑顏开,说道,“该弹劾的都要弹劾,我太霸道、心又硬,有些事我一开口就没转圜的余地。你出面,有些事情就好办。”
这一点马寻心里有数,朱元璋绝对是歷史上数得上號的霸道、强势皇帝之一了。
朱元璋继续说道,“你外甥心善,人又太敦厚了,有些事情你这个当舅舅的就出点头,別让你外甥担骂名。”
这就是亲爹滤镜了,估计也就是朱元璋觉得朱標是敦厚仁善的人。
隨即朱元璋说道,“今天你过生,自然是你最大。这也来了不少人,收了不少礼,你也心里有数。”
马寻就开口说道,“姐夫,我真没收多少礼。我又不靠收礼发家,我不做那么没体面的事。”
看著马寻的样子,朱元璋自然也明白事实就是如此。
在他看来马寻就是穷讲究,有些傲骨,也可以说是清高。
这也是当年混的那么惨的原因之一了,要是脸皮厚一点,当初回宿州的时候就不是那悽惨模样了。
朱元璋隨即说道,“別管收没收,不少人是想要给你送礼。这天下还没有太平,一些歪风邪气倒是越来越猖獗了。”
马寻还是比较认可,有些歪风邪气不是说只是大明建立之后才有。
不过还是一个阶段办一个阶段的事情,现在大明王朝建立了,侧重点自然就不会只是针对於打天下了,现在需要更多的在意治理天下。
所以以前的一些次要矛盾等,那就要变成一些主要矛盾了。
慢慢点头的马寻忽然反应过来,“又是打算拿我做幌子?”
“谁让你是皇后的弟弟,罚其他人没多少效果,罚你那些人才会怕。”朱元璋就理所当然、理直气壮,“你姐也说了,你户位素餐、身居高位也不办事,要是不罚你就说不过去了。”
本来想反驳的马寻认命了,外戚有些时候也就是这么点作用了,就適合被杀鸡做猴。
不过马寻还是想问问,“到底是我姐说的,还是我那好外甥提议的?”
朱元璋瞪眼问道,“就非得问清楚?”
看到马寻点头,朱元璋才小声说道,“我是不乐意罚你,免得我姐夫说我只会欺负你。还不是你姐提议的,你外甥也没反对。”
马寻一副果然不出所料的样子,“我就猜標儿肯定煽风点火了!事情是他做的,名声半点也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