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因为当初马寻开府,马秀英担心有人欺负他、担心他骤得富贵不知道怎么做,这才將两个心腹女官派了过来。
这都是她亲自培养的,是留给儿子儿媳以后好用来管东宫的。只要马寻这边安稳了,她肯定是要“回收』的。
刘姝寧也说道,“先前太子妃没入宫的时候,就找蛾姐说了好多话。说来说去,那也都是在偷师。
1
徐蛾开玩笑说道,“夫人可別再说了,要是殿下知道了,又该说太爷偏心了这不是徐蛾开玩笑,而是马秀英私下吐过槽。
说马太公当初只教她读书,没教“传家”的医术。大家好说列说,这才让她觉得当初是年纪小,还没到学那些本事的年龄。
马寻看向徐蛾说道,“我生辰宴的事情,那就是听夫人安排。有一点咱们说好啊,请帖只发亲近人家,亲戚人家一个別漏。淮西的那些,有往来的就发。”
刘姝寧立刻关心问道,“老爷公事上有往来的,是发还是不发?”
马寻仔细想了想,“学校那边的发,国子学的不发。五城兵马司的发,中书省的不发。”
刘姝寧等人都记下来了,一点不觉得有问题,这符合马寻的特点。
宴请宾客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客人的身份能够体现出来宴会的含金量。不过在马寻这里就算了,他请的客人是得到了认可,那才算有身份。
別人喜欢请高官显贵,那样显得富贵。可是那些达官显贵,在马寻面前可显贵不起来。
至於他请的看似是『清水衙门”,甚至是一些人眼里不太要紧的衙门,那更不算什么了。毕竟有些事情,在马寻手底下正经的做事,那才是被认可。
马寻继续提醒说道,“亲戚人家的收礼,其他人的不收。小辈的礼收下来,
平辈的不收。”
马寻的晚辈不少,好多都是已经成家立业有了官职,收他们点礼不要紧。主要是显亲近,没有將他们当外人。
毕竟马寻给晚辈的压岁钱、礼物不少,所以现在得孝敬也是应该。
至於其他人想要送礼就算了,肯定是进不了门。
刘姝寧就关心问道,“夫君,各府真要是以府中子嗣的名义送礼,那如何是好?”
这可是个大事,以各府的名义送肯定不收。但是假如是以常茂、徐允恭、汤鼎这些人的名义来送,那就有说法了。
这些人都是在马寻面前『舅舅』喊的亲热,先前军训的时候还带著这些小子,算是他们的老师了。
buff都叠满了,要是不收这些晚辈的礼,不只是显得他们不孝,还不尊师长。
马寻就说道,“那就看礼物价值几何,超了的就不收。礼轻情意重,那些小子们送的礼看心意,我要是贪钱就不是这个模样了。”
徐蛾有些担心的说道,“老爷,宫中要是送礼怎么办?”
马寻理直气壮了,“陛下要是有赏赐,那我就收著,那还能怎么了?”
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马寻得的赏赐多了,有些也推不掉,那自然就收了。
刘姝寧明白了,赶紧解释,“老爷,蛾姐的意思是后宫的。要是诸位娘娘给赏赐、贺礼,咱们到底是收还是不收啊?”
这一下马寻沉默下来了,收礼、不收礼,有些时候真的是学问。
按说马寻不需要在意那些妃嬪,但是那些妃嬪很多身份不一般啊。
李淑妃和郭寧妃是马秀英的左膀右臂,她们的礼不收?
郭惠妃是郭子兴的女儿,见了马寻喊声弟弟是天经地义,毕竟郭子兴是马太公的挚友、马秀英的义父。
马寻救过朱杞,他娘要是送礼得收,那其他妃嬪的不收又是什么意思?
说句有些膨胀的话,马寻真要是区別对待的收礼,朱元璋和马秀英都要『家宅不寧』,后宫的那些妃嬪就要反思是不是哪里得罪了皇后,是不是她们的儿子哪里表现的不好惹得太子生气了。
这大眼瞪小眼许久后,马寻想到了方式,“蛾姐,你去宫里。我一向不懂这些人情世故,夫人有了身孕不好因这些事情思虑太多。你去让我姐做主,本来我就不想过生。自家人吃个饭就行,现在这多麻烦!”
刘姝寧笑看点头,有些事情让皇后殿下去做主就好。
而徐蛾觉得这个方法也好,而且以殿下那喜欢操心的性格,肯定会认真考虑这些事情。
毕竟是国舅的事情,皇后殿下当国舅府的家,那也是天经地义。
大家也都知道,皇后特別喜欢替国舅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