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他暂时离开,也是真心不要去管朝堂的事情了,要不然大家都吃不消。
登船了,马寻笑著衝著朱標摆手,一副『虎伏深山听风啸,龙臥浅滩等海潮”的样子。
这么说不准確,因为熟悉的人也都知道马寻没什么野心。让他离开京城,他只会觉得欢天喜地,这是挣断了锁,可以逍遥自在了。
骑著马的马寻跑在前面,朱棣追了上来,“舅舅,我才是前锋!”
“前什么锋!”马寻不耐烦的说道,“以后有你要打的仗,现在急什么!”
朱棣就不太高兴的说道,“舅舅,我可不傻!等你跟著徐大將军、常大將军打了韃子,我们能去哪打仗?”
朱棣这样的观点也正常,大明上下都非常自信,大明一路走来经歷了不少恶战。
现如今更是兵强马壮、所向披靡,环顾四周都没什么实力相当的敌人了。
马寻就说道,“怎么没仗打?以后剿匪,镇压小股叛乱,这就不是打仗了?
等我们灭了元廷,草原上必然还有各族部落,不还得是你们去打!”
这话也没问题,因为以后確实还会有不少的仗要打,只不过谈不上是大兵团作战,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决战了。
朱稠也追了上来,“舅舅,这一回到底是我们练兵,还是你练兵啊?”
马寻也不尷尬,“你们才多大,就急著上战场了?我岁数正好,我去打仗不是应该的?”
朱棣就急了,“舅舅,你们都把仗打完了,我们怎么办?”
不只是朱棣在看急,朱稠也不免有些担心。
徐达大將军、常遇春大將军等人倒也罢了,现在还有个舅舅,他们这一辈的人是要打两三代人该打的仗啊!
马寻厚著脸皮说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你们长大了就有你们该做的事。”
总之就是谁也別挡著我上进,就是外甥们都不行。
我得突击训练、持续的提高,我需要提升一些军事素养,这样才好跟著些徐达或者常遇春出征。
再次回到凤阳,很多的事情好似也没什么变化,该种地的种地、该训练的时候训练。
只不过马寻现在算是针对性的在训练了,中都留守司有特殊的定位,所以不好轻易调动。
上十二卫的天策卫和龙骤卫给调到了凤阳,归马寻节制了。
天策卫指挥使是郭德成,龙骤卫的指挥使是陈清。
这两人有著一些共同之处,陈清也是比较早追隨朱元璋的將领,是那种格外悍勇的將领,极其擅长打硬仗。
“舅舅,这是给皇兄的兵马吧?”朱楼忧心的,“这么一来,您肯定是打不了仗了。”
马寻也忧心,“留守司现在归我节制,现在还打著让我练兵的旗號让我替太子掌兵。再加一个卫,那就是东宫三卫了。”
“舅舅先前可带过羽林卫,京卫那边的关係可不浅。”朱楼就幸灾乐祸起来了,“舅舅,父皇肯定是不想你出去打仗。”
朱和朱棣也有些幸灾乐祸,旁边的朱守谦都乐开了。
这些天马寻没少让他们下地干活,这些宗室藩王可累的不轻。报復肯定是不敢,可是现在看到马寻鬱闷,他们就开心。
朱指著圣旨,说道,“这是皇兄的字,要么是他代笔的,要么就是皇兄也不想你出征。”
这一下马寻鬱闷的无以復加,皇帝和太子都是这意思,不用想了,皇后肯定也是这样的想法。
朱棣忽然说道,“舅舅喜欢当大將军,父皇和母后就给你兵马。其他的大將军都出去打仗,舅舅这个大將军只负责看家。”
朱扭头隨即助跑,在他凌空一脚端过去的时候,朱老四已经灵活的闪开了。
逗我玩呢!
给我兵马,又不让我打仗,我这大都督府右都督真成了摆设、成了吉祥物,
以后只能负责检阅、搞赏大军了?
马寻隨即恶狠狠的对朱楼说道,“我得操练你们了,不给你们练出来,不拿出真本事,他们肯定不会让我出征!”
朱就问道,“舅舅,除了练兵就不做其他事情了?中书省的事情真不管啊?”
“不管,我就负责到你们种田、练兵,朝堂的事情与我无关。”马寻决定再次发愤图强,“老二,这些天盯著老三和老四,敢偷懒就揍他们!”
朱苦著脸点头,其实他接到了密令,旁敲侧击的去打听打听消息,儘可能的劝一劝。
战场凶险,尤其是去打王保保,能不去就不去。朝廷兵多將广,用不著你这个国舅去打仗。
爭取爭取,马寻觉得自己虽然『识大体”,不过有些事情还是不想轻易的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