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动手杀吕布,结果就三个,大成功就是杀死吕布与高顺等核心将校,统合许都附近的军队,并急速调动,赶在酷暑之前击败魏越,拿下雒都,拥有号召天下,围攻、讨伐赵基的影响力。
只有干净利索肃清吕布团伙,并顶着压力收复雒都,那么才有号召各方围攻赵基的影响力。否则你自己都不擅长打仗,别人又怎么会跟随你冒险?
第二个结果就是成功,即杀死吕布、高顺等人,未能及时整合军队,也没能在酷暑之前击败魏越,导致雒都控制在赵氏手中。
这样的话就是与赵氏全面交恶,赵基回师后,肯定先拿己方开刀,到时候袁绍、刘表、孙策、刘艾这些人会不会出兵救援,都是不确定的事情。
第三个结果就是失败,即无法杀死吕布、高顺,使得许都陷入混战,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朝廷再次分崩离析。
当然了,还有第四个结果,那就是大失败,己方被吕布、高顺给干掉……死都死了,这种结果就没必要细想、分析什么后续影响。
简雍的提议简单而直接,但刘备真的听不进去,摆手反对:“不能陷天子于危难之中。再者,吕奉先以汉家大将军遇袭被杀,于法理、情理不合。我若动手,赵元嗣正好举兵讨逆平叛。其兵锋正盛,各方观望成败,我军实难与之抗衡。”
见此,简雍也只能垂下头,不再言语什么。
刘备考虑的是名声,只要吕布还是执政大将军,只要在这个位置上遇害被杀,那国法程序、大义情理就不对!
赵基可以名正言顺举兵讨逆,何况是吕布邀请刘备入朝,再反手弄死吕布……这实在是说不过去。
哪怕你奉天子密诏,也不能这么干!
连提携你,给你机会的恩人都谋害,那你跟董卓又有什么区别!
哪怕是董承,就可以干,董承是国戚,董承突然出手弄死吕布,那这一定是天子的授意,舆论上也不会有什么波澜;就算有一些舆论,也只是跟董承有关,跟刘备没关系!
唯一的问题是,董承敢不敢干,能否一下弄死吕布?
董承只要弄死吕布,那刘备就能庇护吕布旧部,以更快的效率整合许都周边的军队!
可惜的是,刘备不认为董承有这个能力。
思想前后,刘备还是不想染血;可以遵奉天子的诏令,去跟吕布、赵基拼命,战败就败了,没什么好悔恨的。
可若是谋害、袭杀吕布,这样就算取得最终的成功,刘备感觉面对这样的成功,自己也不会高兴。
很快,刘备有了决断,站了起来,右手举起吸引众人目光:“我要去见大将军!该与他谈一谈了,他肯定在等我。”
众人想要劝谏,可都知道刘备的脾气,有默契去看一直担忧刘备安危的张飞。
没想到张飞坐在刘备身后一侧的位置上,仿佛瞪着眼睡着了一样,没有一点反对的意思。
简雍紧跟着起身,拱手:“主公,因主公入朝,大将军故而失势,难免怀恨……”
“不,他要杀我,昨夜就该动手了。高顺陷阵营之强锐,天下间难逢敌手。若是有意加害,我等岂能安坐此间?”
刘备反问,脑海越发清明,就说:“不要迟疑,快去大将军府上投帖。”
“喏。”
众人见此,也觉得有些道理,纷纷拱手。
张飞这时候才站起来,他不言语,只是觉得应该与吕布谈一下。
如刘备说的那样,昨夜陷阵营都入城了,要杀他们的话,随时可以。
只要杀了他们,许都朝野衣冠之士在天亮之后,依然会遵奉执政大将军的命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