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大开杀戒
阴山之北,水土流失并不像赵基想象的那样。
还不是什么大片的戈壁滩、大漠,阴山附近依旧是绿的山,茂密连成片的草原。
他的武装游牧大军在持续向西运动之际,随着各千户的牧场划分,游牧规模也在持续缩减。
这些年酷烈的气候变化,使得阴山之北高原地区的游牧部族也遭受了持续的打击。
这些游牧部族要么西迁躲避冬季的严寒,要么苦苦支撑。
其实他们也想向南迁徙到云中四郡,可鲜卑人王庭西迁到朔方后,反倒间接成了汉边塞的新屏障。
处于强势期的鲜卑人根本不怕阴山以北的各部,这些部族因气候恶劣,苦苦挣扎的生活状态本就困顿,纵然联合起来,也无法挑战鲜卑人。
反而阴山之南的鲜卑人会例行驱赶兽群向北游牧,压迫山北高原上的游牧部族。
鲜卑人持续压制之下,这里始终无法诞生什么强大的英雄,无法统合各部,各部只能在强势鲜卑人的驱逐下,与严寒气候的压迫下,艰难生存。
生存尚且艰难,更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壮大部族。
至于西迁……也不是那么好迁徙的。
不必要的迁徙,尤其是陌生的路途,会让人畜出现超乎想象、承受的意外损耗。
当赵基的武装游牧大军滚滚向西而来时,这些部族只能硬着头皮向西迁徙。
他们不想迁徙的话,处于兵力极端优势的鲜卑、诸羌、匈奴义从会让他们的头皮彻底变硬,然后被蛆虫啃食,最后腐朽成泥。
赵基虽然缺俘虏,缺乏苦力,可他真的不敢接收这些遥远的游牧部族。
就连对方的兽群,除了品种特别优异的种兽、母畜才会保留,余下都是就地捕获后屠宰,以资军用。
参战的诸胡义从部队,虽然很想兼并对方的人畜……但他们被赵基压制的久了,难得遇到这种不受限制的杀戮,自然也就激发出潜力,几乎是如狼似虎搜寻、围猎沿途的游牧部落。
拿这些游牧部族的脑袋,去换大司马行营开具的军票,最后拿代表军功的军票置换铁器,要么攒够军票,直接抬升身份。
从各千户治下的义从、牧民,可以拿军票抬升身份为赵基的直属义从。就能带着家眷、兽群迁徙到上郡、西河或北地郡。
只有功劳最大的那些义从,才能迁入平阳侯国。
迁入平阳侯国,可以不受限制购买铁器或其他器皿。
赵基只是给了匈奴贵族经商垄断权,却没有严厉打击过匈奴牧民的走私活动。
只要存在利润,就会有走私活动。
能数清楚牛羊的匈奴牧民,自然能算明白走私的利润。
自身不缺畜力,也不缺野外生存技巧的匈奴牧民,自然也会结伴组成走私商队。
对于这些事情,赵基并不怎么在乎。
反正走私的牧民,侵害的是垄断经商权,搞官方走私的匈奴贵族。
除了机枪、铁路能让牧民载歌载舞之外,丰厚的商业利润也能让牧民载歌载舞。
赵基历来爱惜人力,如今反常举动也引发了幕府行营掾属的不适应。
但赵基不做解释,这些人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新编的诸胡义从拉来一车车的头颅表功,也押解来大股的兽群置换军票。
随着头颅检验完毕并焚烧后,兽群也被集体屠宰之后,拿到军票的诸胡义从又会兴冲冲脱离中军集群,再次追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