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大受感动,情不自禁落泪:“君侯,这又是何必?君侯这一退,大司马执政之位也将被废除。天下本将安定,自此又将陷入动荡……臣心生愧疚,实在难平。”
“季才何必如此自欺?”
吕布端茶晃着,垂眉看碗底颗粒物,是磨碎的胡椒,继续说:“元嗣在安邑兵谏时,说的很有道理。乱汉室天下的,就是无德公卿。这天下不是我与元嗣联手就能安定的,而天子虽聪睿,却无担当,我颇感乏力。”
扭头看杨俊侧脸,吕布一笑:“明明他开口,许元嗣一个王爵,元嗣能满意,我也不必如此为难。他不肯坏高祖白马之誓,难道让我来做千古恶臣?”
“是,臣明白了。”
杨俊双手捧着茶碗,仰头咕嘟畅饮,心中那点郁气也就散了。
作为朝中执政,吕布封赏赵基就两个结果,合理封赏会破坏白马之誓,成为与赵基朋比为奸的奸臣;若是不合理封赏,赵基以及全军的怒气会倾泻到吕布身上,可能还会连累吕布的女儿。
吕布其实并不在乎赵基以及赵部吏士的仇恨,甚至可以不在乎女儿。
可他寒心了,明明他有更好的选择,只要推赵基一把,就赵基表现出来的道德,一定能让吕氏家族与赵氏富贵同享!
皇帝的独善其身,让吕布无奈之余就剩下心寒了,持续的心寒,就把心冻死了,就这么简单。
索性也不推赵基,也不去承担那个恶名,将有雄心壮志的刘备拉进来,要不要破坏高祖白马之誓,你们老刘家人自己决定,反正他一个姓吕的是不想搅合了。
不仅要把刘备拉进来,吕布还要自己退下去,去雒阳这个天下枢纽观望形势。
退,能守住关东各军的攻势;进,能配合赵基扫荡关东、河北。
未来开战与否,与他一个在雒阳养老的人没关系,主动权在刘备执政的朝廷,也可能在赵基,反正不在他吕布。
诸胡都如此的不堪一击,塞内群雄……吕布根本没看在眼里,可以说是视之如草芥。
杨俊一碗奶茶饮尽,默默起身后退几步:“君侯,臣去接引高将军。”
“好。”
吕布应答一声,继续望着窗外雨幕,他开始思念家乡的千里旷野。
中原再富饶,有再多的美女,终究不是自己的家园。
从赵基肤施一战阵斩鲜卑国主魁头的消息传来后,吕布就开始构想着与赵基联手攘除、征服诸胡。
可没想到赵基那么狠,毫不停歇,不知道什么叫做见好就收,硬是顶着冬季积雪乘胜而进,打的鲜卑人分崩离析,进而犁庭扫穴,扬名当世、千古!
稍稍有良心的边郡人,谁敢不念赵基的好?
就如今这样的形势,吕布是真的心累了,他连奋斗的心思都没了。
再奋斗,你卷的过赵基?
高顺、杨俊的脚步声搅散了吕布的思乡情绪,杨俊识趣退出。
吕布提起茶壶亲自给高顺倒奶茶,高顺颇有些受宠若惊,反而直白询问:“君侯可有心事?”
“有,我不知该如何处理元嗣封赏一事。我与他有姻亲,不论如何封赏,皆不能服众。与其如此,不如归还国家公器,由有德之人操之。”
高顺听闻大骇,抬头观察吕布,见他不似说笑。
稳定情绪后,高顺双手托举茶碗,郑重凝声:“愿为君侯赴汤蹈火!”
“好,甚好!”
吕布单膝跪在高顺面前,两人之间隔着矮桌,吕布伸手拍在高顺肩膀:“君不负我,我已不负君。”
“不敢。”
高顺饮尽奶茶,赶紧放下茶碗,也不起身就向后挪动,行叩拜大礼:“君侯于末将有知遇之恩,末将唯以死相报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