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汉军吏士,赵基也开始质疑他们的真实立场。
等都尉以上的中高级军吏陆续表态后,赵基才说:“诸位,岂不见袁术败亡之速?当以袁术为前车之鉴。我自会上表谢绝,还请诸位不必如此。”
公孙瓒依旧开口,瞪着眼睛:“大司马,以末将观之,这势必是朝中乱政。如若放任,危害不浅。”
他还是想鼓动赵基去打袁绍,打掉袁绍兼并河北,幽州健骑才能勉强算是完整形态的河北精骑。
顾及到公孙瓒个人的颜面,赵基还是耐着心思解释:“朝廷不知我军艰苦,措辞用字难免疏漏。具体如何,暂时不论。”
公孙瓒咬咬牙很想瞪着眼睛骂一顿赵基的腐朽……可考虑到赵基本人的射术、剑术,以及赵基身边的锐士,公孙瓒也只能忿忿不平,返回席位后低头不语。
临时会议就这样结束,可朝廷诏书内要封拜赵基为护国公的消息不胫而走,使得更多的故人开始向赵基写信,或劝赵基顺服于朝廷,也有来信劝赵基小心谨慎。
至于发到赵基手里的诏书原件,赵基自然是上表天子以全辞谢之礼和相关的流程。
赵基并不想要什么公爵,这个公爵就是与各方联军开战的导火索,会成为各方联军、讨伐他的正当理由。
虽说有白马之盟,刘氏不得称王。
可这又没限制公爵的策封。
赵基也懒的与朝廷这些人纠缠什么,甚至也不想管朝廷是否有意迁回雒都。
现在赵基只是想逮到东胡之一揍一顿,不管是什么鲜卑或者乌桓,对方体量足够就可以,能借此宣示己方之强锐。
只有战场上击败对方,才能形成有效的威慑。
接下来两三年时间里,赵基实在是没有时间率兵出塞,再向东两千里追索东胡残部。
至于幽州豪杰……自然是交给公孙瓒继续节制,以应对袁绍的侵攻。
今年赵基不想在幽州、并州浪费时间,他只想划分好阴山南北的草场、牧场。
今年最重要的是从阴山北麓的高原上向西推进,然后从多个方向挤压凉州秦胡、羌胡的生活范围,直到臣服或被杀。
唯有凉州稳固,赵基才敢再次对外出击。
否则任何的大范围行动,都会引发凉州局部地区的叛乱,会严重干扰前线的士气。
凉州这个地方,因叛乱拖垮了汉室的财政。
如今人烟寡少,可如果有人发布矫诏,凉州汉胡豪杰就会自带干粮发动战争。
韩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抓住韩遂,凉州才能稳固。
与凉州比起来,幽州就太远了,根本不是赵基的正常辐射范围。
强行从公孙瓒手里接管幽州,就要交换官位,反而会让幽州人渗透到他这里。
他也无法高效率统合、治理幽州,到头来还是要依靠这些幽州地头蛇。
如果可以的话,赵基希望眼前的幽州人再次投降袁绍。
到那个时候,幽州人信用彻底破产,就能无隐患的大范围铲除、迁徙、打压!
思索着这些,赵基笑容和煦看着鲜于辅、阎柔这些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