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贝金赛尔摇了摇头,“是另外一位青年导演,叫做克里斯多福·诺兰;”
“执导了一部《记忆碎片》,在圣丹尼斯电影节上大放异彩!”
亚伦一愣,克里斯多福·诺兰?
“是啊,去年克里斯多福·诺兰就以英国新浪潮代表作品《追隨》享誉国际;”
“《追隨》只是一部耗资3500英镑拍摄的70分钟黑白电影,是克里斯多福·诺兰获的处女作,在圈內得了极高的口碑和评价!”
亚伦点了点头,搂过凯特·白金赛尔吻了吻,“看来,我要注意一下了,这几年我对独立电影圈,关注的少了。”
坎城国际电影节即將开启,亚伦觉得自己该去看一看了已经好几年没有前往这些国际影展了!
何况,克里斯多福·诺兰的大名,亚伦也是如雷贯耳……
很快的,亚伦就找到了关於克里斯多福·诺兰的《追隨》以及《记忆碎片》的消息;
《记忆碎片》还未公映,但去年上映的《追隨》,却是得到了不少业界人士的认可。
克里斯多福·诺兰的电影,元素是第一大要素,也是他制胜的法宝。
《追隨》所使用的元素是非线性敘事手法,它打乱了时间的顺序,用了一种片段式的、非常规时间的態势来讲述整个故事;
作为一部处女作,《追隨》结构紧凑,具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熟电影技巧,而克里斯多福·诺兰使用的非线性敘事技巧,虽然还有些生疏,但只是欠缺一些经验。
《帝国》:“《追隨》简洁明了,展现了导演克里斯多福·诺兰在吃紧的电影製作以及硬边黑色电影方面正在成长的天赋。”
《滚石》:“《追隨》是一部紧绷而且巧妙的新黑色电影!”
《泰晤士报》:“《追隨》是一部即便不深刻,但也非常具信服力的心理悬疑片,克里斯多福·诺兰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用不间断的70分钟不断煽动纯粹的骯脏真相。”
《纽约客》:“《追隨》有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经典作品的影子!”
《娱乐周刊》:“《追隨》如指甲一样短小精悍,影片敘事节奏快,採用三层倒序结构,但前卫过后的笼统、以人物为中心的展览镜头过后的回报有点令人失望。”
曼哈顿,曙光大厦,亚伦靠在自己的椅子上,也是忍不住的感嘆,克里斯多福·诺兰的出道,感觉比当年的昆汀·塔伦蒂诺还要出彩!
毕竟,昆汀·塔伦蒂诺的自製作品可是没什么水的,还得等到曙光支持他拍摄的《落水狗》让他在独立电影圈中有了知名度;
之后,才有了享誉全球的《低俗小说》面世,一鸣惊人!
隨即,亚伦给艾瑟琳·贝克特打了一个电话,让她將这位英国新型导演克里斯多福·诺兰的信息告知给环球电影集团的道恩·斯蒂尔和汤姆·罗斯曼;
这样一来,环球接下来有合適的项目的话,也会想到克里斯多福·诺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