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羞答答的高数疯狂的开!
陈露阳来兴趣了。
“那你们这项目多少人啊?!”
“我想想啊”眼镜男算了算。
“计算中心一共六个学生,再加两个数学系的信息方向研究生,老师那边就掛了三个名字。”
“一个专门看程序的,一个盯著符號集和內码规范,还有一个是文字学出身的,专门研究『简繁转换”和『拼音適配”的。
“拼音適配?”陈露阳愣了愣。
“嗯,”眼镜男回答。
“现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那边正搞汉语拼音国际標准。我们希望这一套东西,能同时支持拼音排版和汉字混排。”
说到这,
眼镜男凑过去:“小陈同学,我听说你们那个通用件项目,把哲学系、力学系和经济系全都囊括进去了。”
“你看看咱们有没有什么机会,也搞一个『跨院系联合项目』?”
嗯!?
陈露阳懵了一下。
这是主动来找我谈合作的?!
这一刻,陈露阳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从来都是自己为了多爭取点支持,天天东家跑西家窜。
连哄带求的让別人加入自己的项目。
这还是第一次!
有人!
主动!
来!找!他!
“行啊!!!”陈露阳几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他这小半年,真是吃够了被拒绝的苦。
现在猛不丁有人对他开口。
陈露阳二话不说,直接答应。
“矣呀?!真的啊!”眼镜男明显没想到陈露阳会答应。
一时间甚至以为陈露阳是在忽悠自己。
“当然真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陈露阳指了指脚边的两个大麻袋子。
“瞧见我这俩大袋子了吗?里面装的全是每一个零部件生產的第一手数据和工艺流程。”
“等这批零部件试產成功,”
“我就打算著手弄《工艺手册》《零件组装图》和《標准操作规程》。”
“这样不管是谁,只要拿著这份生產说明书就能生產出我们的零部件。”
陈露阳一脸兴奋的跟著眼镜男说著自己下一步的构想。
“只是由於人力有限,原本我只能一个技校发一套书。”
“但是现在有了你们这个排版系统,我就可以批量印刷了!”
眼镜男也高兴了!
“那可不就妥了么!”
“等到时候你真需要印这些东西了,你就来计算中心找我!”
“到时候你的那些《工艺手册》《零件组装图》《標准操作规程》就可以成为我们的“程序辅助排版系统』製作试点教材。”
陈露阳乐了。
“好啊!”
他的修理厂已经成为力学系的项目课题试点了。
也不在乎多一个计算中心的课题试点。
俩人正嶗著呢,
屋里递交项目的学生们一个接著一个都走了出来,
“小陈同学,杜老师让你进去。”
“好嘞!”
陈露阳扛起两个大麻袋,对计算中心的哥们儿笑道:
“咱们以后江湖再会!下次一起谈合作!!!”
“就这么说定了!”
好地方啊~
这可真他妈是个好地方!!!
陈露阳一边往科研处办公室里拖麻袋,一边在心里疯狂吶喊。
谁能想到,
他就是来交个材料的功夫,还能碰见一个弄印刷的!
刚刚陈露阳对於眼镜男说的都是实情、
现有的发给技校的六本指导手册,都是马进和郭安礼俩人一笔一划手抄下来的。
亏了第二批试用件只有3个。
抄6份也不算困难。
可以后呢?
而且第一批生產的火塞、万能垫片和万能喷嘴还没有写。
这要是把这些零部件的生產工艺都加进去,那工作量可就太大了。
此时的科研处,
杜科长的屋里堆的一一的全是材料。
等到陈露阳两个大麻袋一堆进去,瞬间办公室彻底满了。
接下来,
陈露阳疯狂调动丰沛的演讲情感,晓之以情,明之以义,
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倾诉现在项目的艰难。
缺钱,缺材料!!!
起初杜科长听的还算表示理解。
可是再怎么理解,也禁不住陈露阳这一句又一句的磨叻。
“小陈同学,你的诉求我这里收到了。”
眼看著外面计算中心的学生已经第八次探头进屋瞅情况了。
杜科长实在忍不住,打断陈露阳的哭诉。
“我会將你的项目情况完完整整的告诉学校,让学校这边多给你倾斜倾斜。”
陈露阳也真是说的口乾舌燥。
听到杜科长有了答覆,马上高兴道:
“那谢谢杜老师!”
“杜老师,我们项目可就拜託你了,可一定好好替我们向学校反应反应。”
说完,
陈露阳见好就收,跟杜科长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
只是很可惜·
虽然陈露阳早早就已经跟学校、市科委、市经委申报了“重点钢材专业铸模”生產材料的请示但现在毕竟是年底。
钢料又属於紧平衡物资,只优先投给重点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国营大厂和城市级基础项目。。
再加上大多数市属委办厅局单位已经进入“结帐准备期”,开始冻结或压缩一般性新增物资採购申请。
陈露阳的材料申请虽然掛了项目名头,但归属的是“非正式编制试点类项目”,不在年度正式计划內。
属於“非急用、非急抢”的材料类目。
最主要的是,
修理厂並不在片儿城市工业局或钢铁调拨口的正式名册上,而是作为“北大修理实验点”被掛靠在高教口、教育系统中。
按物资分配逻辑来说,“掛靠单位”材料名额自然往后靠。
所以,当陈露阳得到消息,
四季度的钢材分配计划已经下完了,修理厂的申请材料没排上。
只能等下一年第一季度由市经委和市科委统一统筹安排。
他真是又闹心鬱闷,又暗暗轻鬆的吐出一口气。
鬱闷的是:
之前赞下来的那些钢料,已经在两次试製件的生產中消耗的差不多了。
没有材料,就意味著项目暂时只能“停產待批”,下一阶段进度被迫推迟。
但轻鬆的是:
好列~第一阶段目標已经完成了。
通用试製件已经通过了基本测试,现有的工艺手段和生產数据都已经记录完全。
只要等材料一批下来,生產隨时可以重启,立刻转入“批量標准化试製阶段”。
最主要的是!!!!
现在都1月份了,
真的、真的,真的该复习了!
这段时间不仅仅是他,
张楠、林启明、马进他们一个个都暂时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专心致志的准备期末考试。
虽然这里学术氛围自由,但你换成考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