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半年前分别时翟达说过,奠基仪式就不搞了,让卢部直接等自己量产的好消息,没想到这次来还真就是量产时机
连市机场,卢勤俭从机场出来后,这次迎接他的只有李康达一行人。
与上次不同,上次是刻意给研究院造势,这次确实轻装简行。
卢勤俭和李康达握了握手,他虽然不管这块,但毕竟和研究院有关,还是关切过这边水灾情况。
这次这位李县长,有大功。
虽然翟达和研究院才是预警灾害的首功,但毕竟不是体制内的。
而体制内的李康达,这种抢险紧急处理有方,过程也可圈可点、身先士卒.
是标准的“越级提拔”功绩。
不过以卢勤俭的角度,此人也是研究院项目落地的重要支持若是这就调走了,对研究院来说肯定不是好事。
工信部也无法插手地方人事调动,他好奇李康达本人怎么想的。
“卢部辛苦了,欢迎再来东阳。”
卢勤俭笑呵呵道:“我又来吃凉皮啦,想得很啊。”
李康达一愣:“那您来对地方了,对了,翟总这两天刚好在试生产,脱不开身,他说请您直接去厂里,说不定能有好消息。”
卢勤俭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我们走吧!”
一行人直接返回东阳,穿过城区后又抵达孙马庄。
卢勤俭看着车窗外的景象,和半年前比变化最大的就是“机核半导体”的巨大厂区和环形总部的工地,据说后者也快能用了
再往后按照小翟的性格
他必然是要开新项目!
卢勤俭暗自点头,他还是了解小翟的每当拿下一个高峰,就会直接出发下一座。
而后留下基业,交由团队里的那些精英天才们继续发展
孙马庄的变化远未结束,甚至会越来越快。
车子开到了厂区门口,新保安尽职尽责的为访客登记,厂管部门也来了人接待,一行人经过数轮消毒、除尘、去静电后,才终于得以走入生产车间。
包括李康达都第一次进来,还是沾了卢部的光。
几个无尘服大白,因为人到中年,明显比年轻的厂员工胖一圈,倒是好辨认。
最终来到了碳化硅生产环节的最后一步,封装测试间。
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包括π的成员也在其中,显然今天格外重要,他们从前天开始,第一次进行碳化硅功率器件的量产。
每个步骤都要进行数小时,因为是第一次还需要各种调整,直至今天,终于要出结果了。
虽然一年前,碳化硅功率器件乃至配套的“逆变器”、“电机”就已经面世,但眼下这里,才是决定这个能撬动产业升级的关键部件,能否开疆拓土的一步。
这一次,翟达等“π”成员只指导,每一步都是由普通操作员完成的。
一群“瘦白”中,一个身影转过头来,看向迎面而来的一群“胖白”。
都包的严严实实,也看不出表情,不过护目镜里微微眯起的眼睛,显然是在笑。
翟达拿着一片由白色陶瓷基板和碳化硅芯片、以及针脚组成,巴掌大的扁平方块。
递给了卢勤俭。
“来的正好,卢部。”
“幸不辱命,这,就是能够高温、高压稳定运行,工作频率可达800khz,体积缩小67%,能量损耗降低70%的.”
“量产型·碳化硅功率器件。”
卢勤俭小心翼翼的捧着那白色物件,入手有些沉,但确实很小巧精密。
翟达笑道:“根据订单排期,这一块就是国家电网的了,将会应用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领域”
翟达记不清前世这东西什么时候量产的,但他知道肯定大幅度提前。
实际上.
提前了整整八年.
他带领着“π”与研究院,从产业升级的大命题下。
抢回来了整整八年。
(“旭_尧”盟主赞助加更)
盟主哥哥好坏,我好喜欢~
tip:本次大雨有历史原型,就在此地2010年,不过事件走向肯定不同。
修正一个小问题,查过更多资料后确认2010年国际领先“衬底”尺寸是4英寸而非6英寸,6英寸英飞凌只有“样片”,但无法量产,修改了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