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个人采访中,最出彩的大概就是程墨了,这货坐在水吧的高脚椅上,那小姿势拿捏的,不知道还以为在酒吧呢.
伴随着一个个项目组成员口述介绍,观众大概也有了对碳化硅功率器件的认识,时不时画面会闪入一些电机运转的画面,虽然整体上更注重技术,但根据出镜人员的年龄,观众不难冒出一个想法。
这么年轻的么?!
是的,实在太年轻了,年轻到很难不将这些人,和“天才”二字挂钩。
钱老主动推着轮椅,想看清晰一些,格外认真。
而其身后,亲孙子钱磊不自觉叹了一口气
可能只有才华横溢到这样的级别,才能让爷爷感觉后继有人吧。
不.爷爷应该不会这么狭隘,他只是期待着这片土地上有优秀的后辈,无论是谁。
虽然早在十几岁时就已经正视自己,承认自己只有普普通通的“博士之姿”,但每次类似的事情发生,还是忍不住感慨,如果画面里也有一个自己就好了,年轻的自己。
不过大概只能想想了。
更何况,这些人之上.还有一个更闪耀的翟达。
正想到此处,画面恰好出现了翟达的身影。
一身简单的衬衫,坐在根之潭边的休闲椅上,气质温和爽朗,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对比其他成员,他无疑接受过的采访要多太多了,也更自然。
记者问道:“当初选择这个方向的契机是什么?我们知道您之前更广为流传的身份,是关于开发了‘鸿图os’操作系统。”
翟达摇头道:“首先,鸿图os的开发工作并非我完成的,是全体团队的努力,我只是在早期提供了一个方向,很遗憾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程序员,只能在后方摇旗呐喊。”
他早已经过了“居功”的阶段,因为身份和重要性已经不可撼动。
“让功”,才是符合现在身份该做的事。
“至于为什么着眼在碳化硅相关领域,非要问的话,大概是我和老师交流中的一些灵感,促使我选择了这个方向。”
这是实话,若不是老师点拨,他可能去琢磨电池去了.
屏幕内,翟达没有说老师是谁,也许观众会觉得是学校老师,但他下意识看向摄像头的方向。
在接受这段采访的时候,恐怕他也没想到过,刚好播放时老师就在身边。
所以屏幕内那人,好似在和老师隔空对视一般。
而现实中的翟达,则看着屏幕里那只有帅气没有逼人的面庞,心思已经飘远。
恐怕相关消息,还会连续在泱市各个时段反复提及,最多就是时长剪辑不同。
经此之后,碳化硅项目算是彻底对外公开了,不再局限于业内和相关方之间传播。
甚至作为半导体这样敏感的行业,恐怕也会招来海外的许多目光。
不.若是机敏一些的,在之前一系列全球专利布局的时候,许多人就该闻到不寻常的意味了。
三代半导体虽然不是硅基这样的市场主流,但这行都一样,投入大、研发慢、技术难。
竞争之间,只会伤筋动骨,甚至你死我活,且有资格玩的国家就那么几个。
互相盯着是正常的。
比如三星的李在熔就专门打过电话,看似沟通手机的事情,但假装不经意提起此事。
不过三星在碳化硅领域的布局不能说很强,只能说没有,两方不存在什么明显冲突。
即便有,也得忍着。
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本就是现代工业产业链的主旋律。
哪怕伤筋动骨,也可能断骨连筋。
除非某家企业真的强到产业链自主可控。
等等看吧有了老师的指导,加上【论系统工程】带来的加成,他感觉设备逆向自主这件事情,发展会比他之前设想还快。
思绪发散之间,这个夜间新闻的小专题播报,也终于进入了尾声。
画面中,抑扬顿挫的画外音,缓缓道来:
“科技自立,民族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机械核心研究院的成果,彰显了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中的担当与活力,是顶尖人才在产业前沿的带头冲锋”
“更是.‘中国青年’对世界舞台发出的一次嘹亮回应.”
足足九分钟的小专题,将碳化硅项目组讲得也是足够透彻,节目很快又变成了某地新品种‘杂交抗寒晚稻’亩产丰收的消息。
翟达收回心绪,感觉气氛都到这了,恰好因为老师到来,今晚的跨年活动自己这个老板有些缺位的厉害,连个讲话都没有。
于是干脆起身,高举酒杯,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翟达笑着朗声道:
“各位!恭喜大家都上了新闻!那么我提一杯!”
研究院内,上百人纷纷举起自己的酒杯、饮料、果汁,站了起来,遥遥看向室内露台上的老板。
翟达:“呃那什么,海外来驻派的先坐下,这一杯你们喝不了。”
二三十号即将回国的三星员工,尴尬的又坐了回去。
这下,翟达才笑着扬了扬手:“那么各位‘中国青年’!来年!让我们做大做强,再创辉煌!!新年快乐!”
回应他的,是整齐划一的回应:
“中国青年!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中国青年!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这是他们对翟达的回应,也是对世界舞台的回应,一次次。
好似要掀翻整个研究院。
钱老笑呵呵举着茶杯,轮椅上的身影,被其他站着的年轻人遮蔽。
并不嘹亮的声音,也被淹没在年轻一代的欢呼中.
“中国青年.亦可似当年.”
细修了好久,搞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