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许你一百又如何!
工信部的这次考察是短暂的,但也是卓有成效的。
无论是老师的面子原因,还是经由鸿图os亮相以来积累的名望,翟达和官方打交道一直有种“摸不清脉络,但结果都是好的”的感觉。
但这可能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得把官方的流程和逻辑背的滚瓜烂熟才能获得支持,那反而是出问题了。
所以,很快啊,一串密集的考察造势就开始了。
考察部分,科学院和几个硅基半导体头部企业代表,先后联络了研究院,表达了希望来看看的意思。
一大波专家正在赶来,很大的那种。
这一步是“评估”。
东西到底好不好,不能只有他们自己和卢部认,需要有广泛的认可和讨论,让这件事彻底宣扬开来,这对之后的大力支持很重要。
紧接着,泱视来了电话,了解了一下情况,将会派出团队采访“全球领先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及电机突破”内容。
这部分是“宣传”。
一来让全国知道科技前沿又有好消息,二来日后研究院在地方各级索要支持时,也能有一个优秀的名望,方便行事。
你去和地区级别的人讲什么工信部、高科技,人家未必认的,也无法查证。
但你说新闻联播播过,那你是爷!爷里面请~
当然具体这新闻播不播,还要看第一部“评估”的结果,但先录制没毛病。
厂房九号楼,几个记者扛着摄像机,在一楼走来走去。
光老榆的树冠,就拍了快20分钟,可能是这独特而富有艺术气息的景象,激活了一颗被铁饭碗封印的摄影师之心,那身形肥壮的摄影师,扛着几十斤的设备,还玩起了运镜。
紧接着就是一楼,各种素材拍了又拍。
翟达、孙婷、葛巧巧、齐林先后接受了单采。
至于项目组另外两人周墨和许学军,一个表示自己是后加入的,贡献不多就算了。
另一个表示自己一个老头子,不抢戏,也就算了。
拍摄工作持续了一整天,整个采访围绕着“青年有望”、“科技强国”的方向,电视台播的东西不需要那么专业,就播报一些参数,告诉老百姓这台电机是全球领先、全球唯一、全球最快之类就可以了。
09年,这样的词汇,在国内可是不常见。
如果放在十几年后,这样的消息可能也就是图一乐,观众麻木不仁的冒出一句:好我知道了。
毕竟那时全国各地的技术爆发,隔三差五的上演。
但在当下,大家上下都在急切的构建属于自己文化的自信心,期待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正在艰难的从《读者》、公知构建的叙事中挣扎出来。
任何一个成果若能被冠以“全球领先”、“全球最x”,那是真的能让人激动一下。
哪怕它是“全球最大火锅”,也能让老百姓乐呵一下,更何况是三代半导体这样“工业高岭”的行业,
至于导体就导体,三代半是怎么有零有整评出来的,普通人也不会细究就是了?
节目播出不会那么快,但目前来看,在卢薇之后,翟达似乎终于能上新闻联播了。
————
几日之后,沪上。
寒冷的冬季令人难熬,北方的暖气狼,来了也得冻成狗。
复大后门的大学路,楚翔和项佑两人缩着脖子,0°c左右徘徊的天气,还给整一场风雨,堪称折磨。
“太鸡脖冷了我都分不清是鞋子漏水了,还是脚尖冻麻了.你走的好慢啊!”
“别说了,我秋裤卡鸡毛了,迈不开步子”
“我给你挡着,你调整一下.”
终于,不算长但难熬的路结束,两人走进复大下属创业基地“智创空间”时,都长松了一口气,一年十二个月,沪上至少五个月命是空调给的。
坐着电梯一路上了六楼,“楚项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玻璃大门自动朝两边展开。
这个名字的来源是两人的姓氏,另外一点巧思是东阳所属的迁市,是西楚霸王的故乡。
对外是不会自称迁市的,也就取名的时候用一下,毕竟散装省无限可分。
问就是中国·东阳。
不过业务层面,他们对外宣传一般是“极光游戏工作室”,来源于高中最后一堂课化学课,老师给他们表演的“极光·青春版”。
“楚总好,项总好。”
冬季依旧坚持穿黑丝的细腿前台立刻起身问好,自入职以来几乎是焊在了腿上,因为她很清楚这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