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未雨绸缪
“恭喜,翟总,现在全国都在讨论你的名字和鸿图os。”
8月9日,发布会的第二天早上,京北。
某五星级酒店的大堂茶歇处,工信部卢勤俭和翟达坐在一起,面前既没有茶也没有咖啡。
翟达笑了笑道:“卢部言重了,这才刚刚开始。”
“是刚刚开始.现在有多少家手机厂商,打算接入鸿图os了?”
翟达报出了一个数字:“大小不一,18家,其中主流厂商七家,白牌机厂11家。”
“叮咚”一声,手机弹出一个消息,翟达看了一眼,更正道:“现在应该是19家了。”
“你很看重白牌机市场?”
“准确的说.我看重任何智能手机市场,开源生态的模式,使得覆盖率成就了它的价值,况且说不定这些白牌机厂商、山寨机公司中,就会诞生下一个魅族呢?”
而且吴越足够给力,不但高效的拿下了许多东省杂牌厂商,也成功构建了研究院在深城的落脚点,稍稍休息几天,研究院就会派人去那边,协助各个厂商接入系统。
卢勤俭微笑着点点头:“这种想法很有高度。”
说着这位大佬感慨道:“事情远比我们预计的顺利,这场发布会带来的反响,会比工信部去推动更加有效,很快你们的操作系统就会打开局面,给手机行业带来活力。”
首先,鸿图os的硬性要求就是触屏手机,最好是电容屏,再加上处理器等需求,这会显著推进“产品升级”。
“产品升级”则会带来更高的附加值,更大的市场规模,影响供应链的上上下下。
目前手机需要的硬件,尤其是高端硬件,国内的自产率并不高,但市场规模和市场机遇抬头后,也会激发本土企业在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和自主道路,会试着从外资品牌身上啃下一块市场。
最后,促进全产业链升级,诞生更多的高价值企业,更多的高薪岗位。
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任何一个对市场有长久观察的人,都能得到这个简单的逻辑链条。
但难就难在第一步在哪里,技术突破在哪里,抓手在哪里。
这也正是为何工信部如此看重“鸿图os”,因为翟达若能挣十个亿,整个市场则可能成长数百亿。
这还是只看国内市场,若是产品出海能够获得成效,撬动的东西更多。
包括名为“科技”的光环,会落在这片土地和国度,洗刷廉价和粗制滥造的名声。
没有核聚变那么高远,也没有超算那么尖端,但移动通信同样在全球的普遍认知里,属于纯纯的高科技。
如果仅仅看民用领域,甚至可以说是最高的领域。
“翟总,往后的路未必会更难,但一定会更远,还希望你和你的团队再接再厉”
翟达诚恳的点点头:“您放心,我会努力的。”
卢勤俭笑了笑:“我们一起努力。”
这位大佬看了看表,他晚些时候还有一个重要会议,是关于3g网络的。
“鸿图os”、“3g网络普世”,将会分别成为两只翅膀,助力国内互联网经济、手机制造业、通信行业的大腾飞。
也许多年以后,人们会将09年,称之为“移动互联网元年”。
最后,卢勤俭提了一个让翟达有些意外的话题。
“翟总,你知道我是哪里人么?”
翟达诚实的摇摇头。
“我是贵省人,小地方,穷地方我成年后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那时所有人的念想,就是考出去,走出去。”
“我很爱我的家乡,但也不得不承认,地域对人和企业的限制,是很大的,这么多年来,我的家乡也没有涌现出任何值得一提的企业在那个小县城里,万般本事也发挥不出来。”
卢勤俭的目光有些空泛,仿佛回忆起了那个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小山沟。
“对小县里出身的人来说,哈城已经是足够大的舞台了,但对于你来说,还远远不够,我相信你现在已经感觉到了,人才不足、用人困难、地方上没有配套的产业,任何洽谈和考察都得坐着飞机颠簸。”
“一点小建议,可以考虑一下带着‘机械核心研究院’,搬到更大的舞台去,京北、沪上、深城、羊城.最不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其他城市也不错。”
“选个地方后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出面引荐一下地方,给予你更好的发展环境。”
翟达:“可我还没毕业。”
“未雨绸缪嘛,对于特殊的人才,想必学校也不会苛责。”
说完,卢大佬起身,准备离开了。
翟达缓过神来,从背包里掏出一个黑色包装盒,递给了卢勤俭。
“卢部,这个给您体验一下。”
这是魅族p9,也是第一台完美适配了优化的鸿图手机,理论上今天早晨才开始发售,销量尚未可知,但应该很不错。
卢勤俭低头看了一眼盒子,却没有收下,摇摇头道:“部里可能会采购,我也可能自己买,不过这个我就不收了。”
“啊?为何?”
卢勤俭扬了扬手上的矿泉水瓶:“我不拿,以后才能更理直气壮的给,不是么?魔术表演不错,很厉害。”
说罢,卢勤俭挥挥手,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