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老榆现在的位置很合适,且研究院他可是了300万装修!疯了他才用几个月就搬!
“今年的大四毕业生,还没找到工作的估计是少数,但本科生恐怕水平也不够,我帮你从研究生层面想想办法,比如进行一个产学合作双轨项目,我来问问。”
既读研和上班不冲突,将论文与工作结合,这种模式已经有了,也叫‘工业化培养’,专为一些大型高科技企业定制。
翟达垫了一句:“该有的面试还是很严的,不过您放心,都是高薪岗位,而且工作环境很好。”
“不用和我打预防针,用不用自然是你们决定的,我们又不是第一次和企业打交道。”
————
之后几天,一切都进入了快节奏。
首先就是机械核心研究院燃起了熊熊火焰,初战在京北告捷,而且老板有如此强大的能量,给“鸿图os”项目每个人都灌注了无数能量。
这不得好好干?人脑袋干成狗脑袋那种?!
再加上有了确认的优化方向,开发的最后阶段也得以加快脚步,魅族第一时间派了工作人员来对接硬件优化,顺便给自家程序员培训。
甚至到哈城的时间,和翟达是前后脚,翟达周二晚间回来的,魅族的人周三上午就杀到了,可见反应之迅速。
当这些一线城市的程序员带着审视的态度、和“草台班子+艰苦条件”的预期来到哈城
走进了“机械核心研究院”,看到那宛如希腊小镇一般的室内社区、优美而舒心的环境、凝视着不明觉厉的倒吊之树,心里只冒出来一个想法:以前过的都是什么苦日子!
为什么都是程序员,这里的人发量都比我们多?!
而且在这里明显感觉精神饱满灵感充足,一口气敲五行代码不喘气。
这等回去了要不涨薪水,他们都不打算干了!
平时在自家公司没这么有效率,一定是因为被环境压抑的!
魅族来了六人,暂时驻扎在研究院,除此以外其他手机厂商也将要派人来考察,研究院100%技术人员的配置变得捉襟见肘,但翟达略微犹豫后,还是没有专门设立所谓的接待部门。
研究院要保持纯粹性。
这是一个产出技术的地方,也是他日后为π成员和其他项目准备的纯粹土壤,不是一个迎来送往的地方。
来归来、看归看,想要获得热烈欢迎和各种应酬,恕没功夫。
他依稀听过前世的传言,说阿里系到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商k价格都能给干上去。
少有因为纯粹而失败的项目,但因为复杂而失败的比比皆是。
所以虽然来了魅族的人,但实际上研究院依旧是纯粹的技术工作,翟达可以放心的交给程墨,只是考试周临近,翟达都为这个家伙捏把汗。
据说程墨每天只睡5个小时,剩下19个小时里,12个小时工作,6个小时复习,剩下一个小时吃饭上厕所洗澡。
翟达很担心他成了研究院第一个脱发的人。
另一方面,作为一学期有近20门课的圣子圣女,翟达和卢薇也已经提前开始了自己的考试周,一些单独为他两准备的考试零零散散的开始安排。
即便平日里已经足够努力(开挂),学习态度相当端正(平时分按着老师的头给他拉满),也不代表着翟达能风轻云淡的度过,忙碌是必然的。
每日往返于学校的犄角旮旯,参加单人的考试,收割着一门一门课的学分。
偶尔有空闲时间,翟达会选择去研究院看看进度,亦或者研究一下自己的近景魔术
时间渐渐来到了6月15日,所有学生的考试周一起抵达,翟达和卢薇则强度再次增加。
每天小木头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食堂连轴哐哐吃。
而因此,于晓丽决定提前来哈城,渡过这个注定难忘的夏天,顺便给两人烧烧饭。
汇报情况:
昨天体温大概38.5-39.5,昏睡了36个小时(从前天半夜烧起来的,之后基本没下过床),今天稳定在38°以下,下午好些,基本恢复了码字能力。
目前进入了第二阶段,乏力、鼻涕带血丝、小刀拉嗓子。
真是梦回2019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