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可能会用到的技术资料每个位置前放一份,这会议室并不太大,坐满了也就二十来号人。
没有等太久,准备工作刚刚完成,就开始有人入场,一人走了进来,握住翟达团队程序员的手笑道:“您一定就是翟总了,真是年轻有为啊,看您年纪才三十出头吧?”
那员工一脸忐忑又懵逼。
不是我才二十多啊
翟达干咳一声:“您好,我是翟达。”
那人一愣,这已经不是年轻有为了,这是青春期有为啊!二十出头?
“你好你好,我是杨杰,负责电信的移动端业务。”
等等这人怎么看着有些眼熟?
他们是各单位企业里的大佬,但不代表没有个人生活,谁还不看个电视,看个新闻?
如果是一年前,翟达这张脸还是只有年轻人认识的话,现在已经愈发全面了。
毕竟是《面对面》过的。
“您是作家对么?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同名.”
翟达笑了笑道:“是我,不过这次来是另外的身份。”
“对对对,有道理。”
毕竟这是工信部,又不是文化部
有了社交,会议室氛围活泼了一些,但随着真正大佬入场,会议室又再度安静了几分。
没有台签,只是坐在了首位,背后有秘书一样的人陪同。
这可不是企业里的黑丝小秘,这是正装大秘。
几人中翟达认得出两个,卢勤俭和万罡,都是之前探病的时候打过照面,不过二人只是眼神示意笑一下,并未急着表明关系。
会议正式开始。
第一件事,是由工信部工作人员发放了一些研讨会规则,这是这里的常态,这边会议经常会披露一些未公开的内容或数据,文件是制式的需要签名,确保不外传不泄密,顺便留底。
而翟达的第一件事,是打开背包。
里面有程墨从哈城带来的二十台手机,研究院本来就有测试用的许多机型,之后又紧急采购了一批。
翟达直接根据台签,分门别类放在了每个座位上。
中兴前放着中兴的手机、酷派前放着酷派的手机、电信这样的运营商,则放着他们的合约机。
实在没有对口的,就随意放。
看到自家设备,众人都眼前一亮,这绝对是最直观的展示方式,比翟达对着ppt讲一万句都有用。
翟达深吸一口气,回忆着流程分配,上半场是自己,下半场技术细节才是程墨,两人昨晚已经分工过了。
在老师的帮助下,第一次面对各个关联企业就有如此高度和覆盖面实属幸运,避免了一处处跑业务自证的麻烦,也是“鸿图os”第一次试图去撬动更多的支持。
强调一下,不会是唯一一次,如果今天他拉了一坨大的,老师还是会想办法推动,试图给翟达寻找新的机会。
但!
一遍一遍让老师为难,可不是他的风格。
他今天可不是来消耗老师影响力的。
恰恰相反,他是来证明:钱老的关门弟子,就是这么拽!
在座的各位不是来卖面子的。
是捡到宝了!
“各位好,我是机械核心研究院的负责人翟达,感谢工信部领导的信任组织这次研讨会。”
“大家面前的手机上,都已经预装了我研究院与哈工大联合研制的开源移动操作系统。”
“鸿图os。”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