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带什么小孩?”
刘华摆摆手:“在实验室里造了个智障儿童,得一点一点教,我有点崩溃了,国栋和巧彤我都没这么教过。”
“实验室里造的小孩儿?”柳霏霏好奇的说:“是不是就是那个什么克隆啊,我听说不能用克隆技术直接造人的,违反伦理道德,还犯法。”
“不是真小孩儿,是叫做人工智慧。”刘华解释道:“相当於一种电脑吧,刚造出来的时候,什么资料都没有,就得要人一点一点的教,用数据模型去进行训练,跟人教小孩儿是一个道理。”
柳霏霏乐不可支的说:“当初你工作忙,俩孩子都是我照顾的,现在知道带小孩有多累了吧?”
“知道了,我这个还不会乱爬乱动。可以想像当初你带国栋和巧彤的时候有多麻烦。走就走。”
柳霏霏笑著说道:“要不你把这个东西带回来我给你教,我能把俩孩子拉扯大,应该就能教会你那个人工智慧吧。”
刘华摆摆手:“带回来给你解解闷儿,没什么问题,靠你一个人这样的教是教不出个结果的。”
“那你就多生產一点唄,让更多的人来教。”
这就是一语惊情梦中人,有的时候人容易走极端,钻牛角尖儿,刘华就是这样的。
他做出小艾同学,下意识都就认为这是个练手之作,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以也就没有想著生產销售。
现在仔细想一想柳霏霏的话,现在销售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训练ai模式,那这事儿就乾的过。
不过,现在还有两个难题摆在刘华面前,要想產品能卖的出去,你必须要有卖点。
而目前这个人工智障音箱就是毫无卖点可言,第一就是不够智能,第二就是价格偏高,在老百姓还普遍不是很富裕的今天,有可能是这种人工智慧影响感兴趣的年轻人兜里面们囊中羞涩,是不可能掏个大几百块钱买这么个玩意儿。
不过钱的事儿对於刘华来说不算事儿,他自掏腰包,找代工厂做了一万个,发给了华清大学、京城大学的在校生。
同时还有一个训练教程,让这些学生帮著训练ai的智能,凡是在训练过程当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奖励一万到五万的奖学金。
本来刘华是想奖励学分儿的。但是学校方面不肯,因为这玩意儿连选修课都算不上,怎么能奖励学分儿呢?
大学生虽然很清澈单纯,但是他们有著强盛的求知慾和探索,一万个智能音箱可不是说就一万个大学生在调训练。
每个宿舍多则四个人,少则两个人,平均下来,也就是说有三万个大学生在不停的训练ai智能。
这效果槓槓的,不到一个月,ai就已经表现出了四五岁的智慧。
清北的大学生是玩儿爽了,把其他学校的学生给羡慕坏了,他们也想要训练ai。
可智能音箱就这么多,这一万个,刘华可了好几百万。
很快工信部就发现了这件事情,经过充分的评估以后,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消费级的ai应用。
再加上空军对这个也很感兴趣。於是上面就拨款了四千万,大批量的生產这种智能音箱,然后分发给各大院校的学生进行让他们进行训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