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冬天刚刚过去,新绿才悄然爬上枝头,尼姑庵的庵门打开,在这春寒之中,两名尼姑抬着一卷草席,匆匆离开。太子册封当日,常皇后完成任务的那一万金币立马就到帐了。
宫内,谢贵妃也渐渐认清了,她姓谢,只要她姓谢,就绝对可能会成为太后,用灵犀的话说,暂退一步,是为了以后的大局着想。
唐文帝中的这毒,由太医院的太医们忙前忙后一段时间后,便将毒解了,唯一不好的是,这毒导致唐文帝半身不遂。
这些事情,常皇后做了许久了,她倒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
常皇后刚拿过馒头吃了一口,便看唐文帝口吐白沫晕了过去,这些都是在常皇后的预料之中,她惊讶的扑向唐文帝。
看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加上又是一些治国策略,这便让常皇后有一种自己太蠢,智商不够的想法。
按着本朝历来的惯例,三月三是需要帝后去御田里忙农桑,借以期望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收成好。
常皇后亦是笑的如同一只狐狸一般狡猾。
就在这个时候,前朝有人提议,应先立储君。
到了御田,唐文帝和常皇后一人拿了一把锄头挖了挖,又吃了冬麦做成的白面馒头。
到帐之后,常皇后买了一堆治国经略类的书,她得看呀,古话不是说的好么?读书自有黄金屋。
廖季蓉结束了她在这个世界上最娇嫩又年轻的生命!!
立太子这事,唐文帝比任何人都清楚,谢贵妃的大皇子是不能立了,唯有常皇后所出的二皇子,中宫嫡子,名正言顺。
她的存在,或许只深植于那些亲人的记忆之中,偶尔会有其他廖氏族人想到这个问题时,都是吐了一口唾沫,恨不得再将廖季蓉从乱葬岗里捡回来鞭骂一通。
对此,最高兴的,莫过于夏妈妈。
常皇后也得看书啊,她不看书,日后当摄政太后的时候,拿什么来以理服人?
就算常皇后在心里已经答应了,但表现上,她还是表现出一副我不一定会答应的模样。
两个曾经是宿敌的女人,此时却相互携手,互助互利。
似乎没有任何的波澜,太子就这么立起来了,常皇后也微微松了一口气,她还担心,唐文帝会立排众议立谢贵妃的大皇子为太子。
常皇后自个的毒,用在系统商场里买的解毒丸给解了。
唐文帝半身不遂,自是不能上朝,可国不能一日无君呐,常皇后和太子,就提前上朝了。
谢贵妃也就趁着这个时候在唐文帝的身边刷足了存在感,忙前忙后,端茶递水。
瞧着这样的谢贵妃,唐文帝的心里,还是产生了一丝一丝的涟漪。
“琳琅,真是辛苦你了。”
谢贵妃坐在一边给唐文帝揉着腿,一边柔声道,“皇上,您是臣妾的夫君呐!!”
常皇后和太子都尝到了这样的甜头,尤其是常皇后恨不得唐文帝就这么死了,她原本是想求助系统,再买个什么药,把唐文帝弄死后,栽赃给谢贵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