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让我来做一回大夫,治你的心病。”李肇起身,牵起她的手,“来,随朕去一个地方。”
他没有唤銮驾,牵着她的手,穿过渐沉的暮色与重重宫阙,去了太庙。
太庙里静得可怕。
香烟缭绕不散,长明灯上的烛火微微摇曳,映得列祖列宗的牌位忽明忽暗,庄严又静谧。
李肇取出一根细长的银针,在烛火上燎过,执起薛绥的手,又指指自己的心口位置。
他的手骨节分明,稳定有力……
薛绥眉眼间掠过一丝讶异,看着他在左胸心口,轻轻刺入,取出心头血。
“你用手指就好……”他将银针递给她。
薛绥接过,在指尖轻轻刺下。
细微的刺痛传来,血珠慢慢沁出。
李肇捏住她的指尖,缓缓滴落,让两人的鲜血交融在一起,不分彼此。
“还记得情丝蛊是怎样种下的吗?”他低声问。
“以血为引,双蛊共生。”薛绥轻声回答。
“那我们便以血破蛊,以情解怨。”李肇凝视她,声音喑哑低沉,带着不容拒绝的沉冷,“平安,我愿与你血魄相融。你的命就是我的命,我的命也是你的命。生死难关,我们一起过。”
薛绥心头巨震,“不,我不要你死。”
她抬起眼,望进他深邃的眸中,“我要你活着,做一个好皇帝……”
李肇看着她,勾出一个无比温柔的笑,轻抚她的脸颊。
“傻平安,没有你,这万里江山,我要来何用?不过是孤家寡人,守着冰冷的龙椅,度过余生。”
“陛下……”薛绥还想说什么,却被殿外来福的通报声打断。
“启禀陛下、娘娘,关侍卫来禀,说有一位叫玉衡的姑娘在宫外求见,有要事禀告娘娘。”
李肇皱眉,刚想回绝,薛绥却按住了他的手:“请她进来。”
-
玉衡很快被引至披芳阁偏殿。
她依旧是一身素衣,未施粉黛,神色比上次相见时憔悴了几分,眉宇间锋芒微敛,不见往日的戾气。
薛绥命人奉上茶点,屏退左右,这才开口。
“师姐今日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玉衡垂眸凝视杯盏,静默半晌,才低声道:“我今日来,是有一事相告。事关……情丝蛊。”
薛绥心头一跳,目光锐利了几分:“师姐但说无妨。”
“那情丝蛊……呵……”
玉衡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并无同命相连之说,初时确实会催人情动,引人沉溺……但随着时日推移,蛊毒会渐渐淡去,最终只会在情念波动时,留下些许酥麻、微刺之感,不会危及性命……”
薛绥倏然起身,脸色骤变,不可思议地看着她。
“你说什么?”
玉衡迎上她惊疑的目光,继续道:“大师父自幼将你带在身边,把你当亲生女儿一般教养,她根本就不舍得你受苦,又怎会用这等阴毒之物来挟制你、伤你性命?”
“师姐?此言当真?”薛绥声音微颤。
“情丝蛊的同命之说,是我编造的。大师父临终前说的那些话,也是假的……即便大师父对李氏恨之入骨,也从未想过要伤你分毫……”玉衡眼中泛起水光。
“她这一生为情所困,受尽辜负,唯恐你步她后尘,被那李肇蒙蔽了心智,这才不惜用谎言相逼,要你斩断情丝……”
她直视薛绥,一字一句。
“自始至终,这情丝蛊都只是个幌子。你与李肇会有那般强烈的反应,全因你们对彼此动了真情,与情丝蛊无关。”
什么?薛绥喉间一阵发紧。
万千思绪涌上心头,一时竟不知是悲是喜。
原来那些日夜悬心的忧虑,那些辗转反侧的煎熬,竟是一场骗局……
玉衡缓缓起身,垂在身侧的手微微蜷起,声音哽咽。
“而我……恨你害死大师父,转头帮着李氏仇人,心中怨恨难平……所以,一直不肯告诉你真相,甚至故意误导大师兄,加深你们对蛊毒的恐惧……是我私心作祟,将真相瞒到今日……”
薛绥怔在原地,浑身冰凉,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浇下。
“那你为何,现在肯说实话了?”
玉衡抹了抹眼角的湿润,神色清苦。
“一是旧陵沼遗族在朝廷下旨优抚后,大多选择归乡安居,我再执着于仇恨,也没了意义。二是……”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观海前日传信于我,大师兄在南疆寻情丝蛊的解药时,误入瘴气,引发旧伤,至今昏迷不醒,伤势危重……”
薛绥如遭雷击,踉跄一步,扶着桌沿才站稳。
玉衡闭了闭眼睛,泪水无声滑落,“我如今才明白,再深的仇恨,都抵不过亲人的性命……活着的人好好活着,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薛绥怔怔地看着她。
心中仿佛压了一块巨石,声音破碎。
“大师兄他……”
“他对你,始终有情。”玉衡深深一拜,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得知情丝蛊真相和天枢遇险的消息,李肇同样震撼不已。
他紧紧揽住薛绥颤抖的肩膀,沉声道:“朕即刻派人前往南疆,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救回天枢。”
薛绥靠在他怀中,眼眶发烫,久久说不出话来。
-
接下来的日子,薛绥过得很不平静。
除了每日里读书、做些简单的女红,她大多时候都在披芳阁静养,默默等候南疆的消息。
李肇则是操劳政事,以铁腕整顿朝纲。
他下令彻查端王遗留下来的暗线,清点王府私藏的军械,重新部署了京防,同时暗中调派暗卫监视前朝动向。他手段狠厉,将几个借选妃之事蹦跶得最欢的臣子或贬或调,打消了朝臣们送女儿入宫的念头……
为安全起见,薛绥怀孕的消息被严格封锁,知晓此事的,除了几名心腹,便只有太医张怀诚。
张怀诚隔三岔五请脉,亲自熬药安胎。
薛绥却是牵挂天枢,很难保持情志开朗……
李肇知她忧虑,即使忙得脚不沾地,也必定会回到披芳阁,陪她一同用膳。
夜里,他也要揽住她才能入眠。哪怕做不了什么,总要温存低语一会,将分离数月的光阴都补回来。
这日午后,摇光奉诏入宫。
他到披芳阁来看薛绥。
一身青色长衫,发髻束得齐整,比从前少了几分桀骜,看上去沉稳许多。
落座后,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上。
“南疆刚到的信。十三,大师兄醒了。只是瘴毒伤及肺腑,元气大损,不知还能不能……恢复如往昔……”
他语气平和,说得轻描淡写。
但那及时止住的话头,已让薛绥明白了几分。
她也掩去眼底忧色,平静相问:“南疆湿热,很难将养。可有将人接回来?”
摇光摇头,“观海和清风在照应,玉衡和开阳也都过去了。大师兄特意嘱咐,莫要惊动太多人。”他顿了顿,又抬起清眸,深深看他,“你知他心意,与其回到上京,不如由着他自在些罢。”
薛绥沉默着点了点头。
茶香氤氲中,二人相对无言。
窗外梧桐叶落,簌簌有声。
又过了几日,薛绥收到一封天枢从南疆寄来的书信。
信中没有只言片语,只在素笺中夹了一朵已经干枯的忘忧草。
薛绥拿着信,在窗前站了许久,望着凋零萧瑟的庭院,终是轻轻笑了笑,将它仔细收入一个檀木匣中——
匣中除了这朵忘忧草,还有一本小册子。
册子纸页泛黄,边角磨损,上面写着无数的人名,与火盆中焚毁的那本如出一辙。
唯一不同的是,这本上面有天枢的批注……
她的指尖在页面上轻轻划过,微微抿唇。
然后合上匣子锁好,缓步走入庭院,在那几株她亲手种下的沙枣苗前驻足。
这是天枢捎回来给她的。
此耐旱坚韧,生命力顽强,一如旧陵沼的那些人,也如她。
李肇处理完政务寻来,见她望着苗出神,从身后轻轻拥住她,看着那片新绿。
“想你师兄了?”
薛绥回头睨他一眼:“陛下在我身边安插了多少探子?”
李肇低笑,凑过去吻她的耳廓,“何须探子?你的心思,朕若还猜不透,这皇帝也白当了。”
“贫嘴……”薛绥瞥他一眼,嘴角忍不住上扬。
李肇揽紧她的腰,看着那沙枣苗,语气认真起来。
“待天下大定,朕一定抽空,陪你去西兹,去看你说过的乌兰圣山,看看那里的星空和大漠。”
薛绥靠在他怀中,却没有立即回应。
李肇低头凝视着她。
“你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薛绥看着他脸上的笑,突然心口有点发紧。
李肇见她沉默,没有追问,而是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递给薛绥。
“拿去。”
薛绥接过,好奇地打开一看。
里面躺着一枚温润的龙纹小印。
“为何送我这个东西?”
“这是朕的私印,可以调动京畿暗卫,自由出入宫禁,也可以开启朕的私库,拿走里头的财物。日后你若遇难处,或觉深宫寂寞,天下之大,你皆可去得。”
也就是说,握住这枚小印,就相当于握住了李肇的命脉。而这,虽不是制衡朝堂的利器,却是一个丈夫能给妻子最大的承诺——
让她永远保有离开的自由和底气。
“你为何……”薛绥喉间微哽。
“朕要你明白。”李肇看着她,“朕心匪石,不可转也。”
“李肇……”
“收好。”他温声一笑,拍拍她的手背,“朕在,它是你的玩物。朕若不在了,它便是你的护身符。如此,你可安心?”
薛绥指尖发烫。
轻巧的小印如有千钧,她差点拿不住。
李肇懂她。
她自小在背叛与算计中长大,看尽世态炎凉,心思极重,常保有戒心。如今贵为皇后,却怕帝王恩情易逝。一旦失了圣心,不只是她,旧陵沼的遗孤们也一并会被清算,她也再无退路。
所以,她留下天枢给的核心名册,却将誊抄的副本当着他的面焚毁。
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仍旧选择了成全。
-
封后大典定在九月初九。
天尚未亮,薛绥便被一阵温热的触感唤醒。
“黑十八……别闹。”她迷迷糊糊地伸手拍去,却触到一张棱角分明的脸。
“悍妇,敢打朕……”李肇早已点燃床头的琉璃灯。
薛绥睁开眼,便看到他含笑的眼睛。
他低头,吻她的额发,“皇后,该起身梳妆了。”
“几时了?”她慵懒地往他怀里又埋了埋,鼻尖轻蹭过他寝衣微敞的领口,在那片温热紧实的肌理上,呼出轻柔的热气,嗓音夹着慵懒的睡意,软乎乎的,勾人。
“陛下倒比宫人还急。”
李肇喉结微微一滚,黑眸渐深,“薛平安,再闹,朕可就不叫你起身了。”
这些时日因她有孕在身,他着实隐忍克制。
此刻温香软玉在怀,又是晨起情动之时,难免急躁……
薛绥被他话里的话,烫得耳根发热……
“别……”
李肇俯身将她圈在臂弯里,“太医说,四个月胎象已稳……轻些无妨。”
薛绥想到上次那一下,汗毛都竖了起来,刚想推开,却被他轻易扣住手腕,声音哑得厉害,“信朕,不弄疼你。”
吻细细地落下,从眉心到唇畔,怜惜中带着难耐的渴望……
她喉头干涩,用力攥着他的寝衣,呼吸都乱了,他见状低笑,避开小腹缠上来,手掌稳稳托住她的后腰,另一手与她十指相扣,寸寸厮磨。
“让朕疼你一回……”
“外头都等着了……你怎如此孟浪……”
“就一会儿,不耽误事。”
琉璃灯就那样亮着,光线刺目,她耳根发烫,拿块巾子把脸遮起来,只当一只缩头乌龟也罢……
李肇低笑,轻轻拉开。
明亮的光线下,她眉梢染着薄红,连看向他的眼神都软得发黏,像浸了蜜的,甜得他心里发颤。
他最痴迷的,便是这样的她。
每每见她情动,他心口便膨胀得厉害。
她的欢愉带给他满足和快活,远胜他的。
是他让她卸下所有防备,是他亲手揉碎了她的克制,是他把她的呼吸变成细碎的轻吟。他爱极了她这般模样,几乎上了瘾……
在互相得到那一刻,他滚烫的充盈,热烈都快要溢出来……
寝殿内暖香氤氲,帐幔轻摇。
外头,一众女官和宫人捧着凤冠礼服走来,听着里头隐约传来的缠绵娇吟,个个羞得面红耳赤,却又忍不住相视而笑。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吉时一到,钟鼓齐鸣。
薛绥身着繁复华美的皇后祎衣,冠上九龙四凤,垂旒摇曳,凤凰衔珠展翅欲飞,织金裙裾曳地长及丈余,由八名女官徐徐牵引着,在汉白玉的石阶上铺陈开来,雍容华贵,庄重无比。
李肇一身玄色冕服,立于丹陛之上,眼中清晰地映出她的身影。
礼官浑厚悠长的唱诵声,回荡在广场上空。
“朕闻天地之道,在乾坤相济。人伦之要,在夫妇协和。咨尔薛氏,秉性柔嘉,赋质温良。明慧出于天性,坚毅成于磨砺。佐朕于艰难,持身于浊流,常怀忧国之心,屡献安邦之策,经纬有度,谋断明晰。懿范既成,朝野称颂,今授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尔当益修德业,协理内治,上承宗庙之祀,下安四海之民。钦哉!”
在百官勋贵的注视下,李肇亲自走下丹陛,向她伸出手。
“皇后,跟朕来。”
两只手紧紧交握。
薛绥听着礼官的唱诵,一步步踏上汉白玉台阶。
台阶漫长,仿佛没有尽头。
两侧是肃立的仪仗侍卫,身后是黑压压跪伏的朝臣。
薛绥沉静地望向前方,眼前似有浮光掠影的画面,快速闪回……
“十三,走得这样慢,是还在怨为师吗?”
薛绥惊喜抬眸,只见静善青灰色的衣摆扫过台阶,缓缓走来。
她微笑着,一脸温和模样,与往日的严厉判若两人。
“路是你自己选的,纵有难,莫弃,莫悔。”
“娘的六姐儿,别怕。”又一道温柔的声音缠绕而来,是雪姬。
她穿着西兹公主的旧袍,鬓边别着她喜爱的沙枣,指尖伸出来,似要拂过她的脸颊。
“娘没能走完的路,你替娘走下去。”
“六姐儿,别学我……”
薛绥的脚步又沉了沉,凤冠上的东珠轻轻晃动,映出眼底的湿意。
“六妹妹如今享尽尊荣,受万人朝拜,可还记得当年在薛府,你被我推搡进泥坑,还被罚跪祠堂的狼狈模样?”又一个声音幽幽响起,带着不甘和抱怨。
是薛月盈。
她说:“你终究还是……报了当年之仇,活成了我嫉妒的模样。”
薛绥脊背一僵,脚步顿在原地。
风贴着玉阶,送来李桓温雅却阴凉的嗓音。
“平安……后位冰冷,你迟早会懂,李肇的爱,你未必能守得住……我在下面,会看着你的……”
声音刚落,平乐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扯着嘴角冷笑,“薛六,你以为你赢了?这吃人的地方,你又能得意多久?帝王家的荣宠都是镜水月,总有一天,你也会活成一个笑话?”
谢微兰也垂头叹气,“我和卢僖汲汲营营,没想到,最后成全的是你。”
卢僖也来了:“我们总想着踩在别人的肩头往上爬,她却守住了本心,强过我们。”
风更急了,卷起一片落叶擦过她繁复的裙裾。
台阶一步步升高,视野愈发开阔。
玉阶宫墙,明晃晃耀人眼目。
她仿佛看到人群中,一个个身着札甲,眼中含泪的陌生面孔——
那是二十万含冤而亡的将士,他们对着台阶无声地叩拜。
“姑娘,旧案昭雪了,二十万兄弟的冤屈平了。”
“我们的后人都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
“姑娘,你往前走,我们在这儿看着你。”
“还有我。”
“还有我们,旧陵沼二十万人呐,都念着你的好……”
“六姐儿,莫要停下。”雪姬的声音又轻了些,身影渐渐淡成一层薄雾,“你的好日子在前头等着,娘很欢喜……比谁都欢喜。”
静善的乌木杖最后顿了顿,声音随风而来,“往前走吧,走稳些,莫再回头。”
薛绥喉间发紧,一步一步稳稳往上走……
她看到了普济寺的青灯古佛,看到了梨香院的老梨树,看到了西疆青石驿的羊肉汤锅,也看到了无数张或清晰或模糊的脸孔……
卢僖、平乐、谢微兰、姚围、尤知睦……
一张张或清晰或模糊的脸孔,如同走马灯般在眼前流转,交织着权谋、鲜血、温情、背叛与救赎。
他们是她走过的路,是她背负过的债,也是她挣脱的茧。
最终,所有的光影和面孔,都化为了脚下坚实无比的台阶,和身边人温热的掌心。
风渐渐平息。
漫长的台阶也终有尽时……
二人携手走到最高处。
转身,俯瞰百官,接受万众朝拜。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浪震天,气势恢宏。
不远处,传来几声黑十八兴奋的犬吠,为这庄严的时刻,添上一抹人间烟火。
(全书完)
李肇,平安,再见。
姐妹们,这个故事,终于走到了尽头。
再次敲下“完结”二字,我一如既往心潮翻涌,情绪复杂。
这本书的创作之路不算平坦,中途断断续续生了几场病,至今仍在吃药……有时坐在电脑前,盯着空白文档能愣上大半天。
但每次打开后台,看到留言里热络的话语,那些艰难的时刻,好像都被温柔地抚平了。
写作于我,从来不是负累。
只要想到故事里的他们依然鲜活,想到屏幕前的你们仍在守候,即便身体不适,敲键盘的手也会重新寻回力量。
因为我知道,有一群人和我一样,在期待圆满。
当然,结局未必能让你们满意,我也一样。
每本书总会有遗憾或者说没有呈现出最好的模样,每一次复盘也都会沮丧……
希望下一本书,我能做得更好。
这本的番外,大概率会写的。
你们要是有想看的片段,或是某个人物的日常,或是某段故事的细节,都可以在评论里告诉我。也许你的想法,就会变成番外里的一页……
至于新书,我还没有定下来,但我不会停笔,除非你们都不要我了,哈哈哈……
等我把状态调整好,一定会再回来找你们。
最后,认真说一句: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包容我偶尔的拖更,谢谢你们在我生病时送来祝福。
愿下一个故事开启的时候,我们还能在此相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