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沁听了这话当真是一头雾水。大家在帮助她一点一点试验,一点一点健全数据库,这耗费时间的根本无法用小时来计算,而需要用天,月甚至年来计算!
卢佳颖正在和陈院士讨论下一步的试验,也没有多想就把笔记本推给了杨不凡,上面整套程序都有。
因为时间成本也是成本。
首先是手臂的动作变化,这里面包括了各种角度和力度,比如普通举起手臂和用手臂抵住重物,这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脑电波的差别将是巨大的。
但事实是如果真想做出一款可以媲美真实手臂的智能义肢,动作变化会相当的多。
这是什么概念?
想到这里,杨不凡终于按捺不住了,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然后是手掌的动作变化,手掌可以进行托,推,拍,握,按等一系列的动作,每个动作的力度和角度是千变万化的,想要让测试者一点点进行训练和尝试,这会相当的困难。
但是听到杨不凡侃侃而谈,说出了这么多关键技术后,研究员们的下巴都快掉了,心里纷纷佩服起了杨总,这位老板简直根本就是个研究员,区别就是他比大家有钱而已。
用了不到一个小时,杨不凡就看完了整套程序,然后他摇了摇头。
但是这太困难了!
原本正在热烈讨论试验进度问题的整个团队都被震住了,很多研究员虽然很尊重这位旁听的杨总,但都不认为他能听懂什么东西,他坐在这里也就是为了表达一个重视而已。
“杨总,这个问题我会重视,近期我会联系一些老朋友,找一些可靠的计算机人才开始进行研发,争取在智能义肢真正推广面世前解决这个问题!我的目标是七天时间,残障人士接触学习并训练使用义肢,七天内要保证能够完成基础的使用,高级和细微的功能一个月内可以训练获得!”
现在的杨不凡看到各种代码,就像看到普通汉字一样,自然而然就能够看明白,还能快速找到问题。
虽然这个漏洞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甚至已经习以为常不觉得是漏洞了。
但普通人呢?
李小沁听到这话差点直接昏死过去。
普通人可能会觉得一只手臂而已,能有多少种动作变化呢,让测试者每种动作都做一次不就好了。
“杨总,您要顶级程序员具体是做什么呢?”
下午的试验,杨不凡根本没有跟过去,而是直接跑到了集团人事部,把利用午休时间开始大忽悠模式的李小沁又给拽了出来。
杨不凡哦了一声,没有说话。
完了完了,杨总又开始撒币了!
思考到了这里,杨不凡已经有了觉悟。
这就与杨不凡搞慈善,让这套智能义肢只能在富人手里使用,自己让全国几百上千万残障人士有尊严地生活这个目标只会越来越远!
但是问题是,李小沁之前很少关注这类人才啊,毕竟兴邦一不是互联网企业,而不是软件公司,关注那些顶级程序员干什么?
所以这些测试要按不同的场景对数据集进行分类,然后会进行准确率预测,进而建立模型,然后利用模型非常准确地预测同一个人在没见过的场景中的意图。
这里说的是这款智能义肢的整体发明和架构!
杨不凡的话一针见血,甚至有点不讲情面了。
这种技术看上去已经非常先进了,因为这是一套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建模的软件。
这相当于一个残障人士只要拥有了这款超级义肢,甚至可能会完成普通人都不能完成的事情!
他们不用再被局限在电脑面前,他们甚至躺着用脑电意念码字,效率还会数倍提升。
如果在脑电交互完美的情况下,机械义肢手臂这种不知道疲累,点击准确性极高,速度又极快的打字方式,直接就会碾压普通人类的码字速度!
如果任何人使用这种智能义肢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成本就彻底上去了。
而不是说的程序,程序是属于后面陈院士整个研究团队自己开发的。
刚才光顾着说缺点了,再说下去士气降了下来,队伍就不好带了,这一点杨不凡还是非常懂的。
但是问题还是有的,而且很致命。
义肢领域一直就是这么弄的啊,如果不这么弄,还能怎么弄?
在今天这种喜气洋洋欢庆研发成功的氛围中说出来,甚至显得那么的不近人情和薄情寡义。
卢佳颖更是难以置信地看着杨不凡,没想到这个杨总竟然连软件都懂,程序拿过去不到一个小时,就让他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漏洞。
李小沁看到杨不凡若有所思,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杨总这是真的缺人了,很可能是这老大又有了什么新的幺蛾子,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却没有合适的人。
“杨……杨总,这个问题其实我想过,但是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这需要一整个软件编程团队,而我手底下的学生一般并不专长这个。而且我了解过,业内也并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主要原因是软件交互做那么好根本没有意义,硬件根本跟不上。”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两人来到一个隐秘的角落,甚至是会议室的死角,杨不凡才把要交代的事情说出来。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不同动作的训练可能会多么多样呢?
别的不说,光是这十五个程序员的年薪就是四千万,这谁顶得住啊!
“杨总,这岗位是可以挂出去,但问题是谁来面试他们啊,如果是专业技术方面章雪峰老师也不行啊。”
杨不凡呵呵笑了一声:“这么高的年薪,当然是我亲自来面试了。”
李小沁当时双眼就是一黑。
“好吧杨总,你开心就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