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贾铭脸一沉,大喝一声,如同雷霆炸响,威势十足:“这是陛下亲手写就的圣旨,你识得陛下的笔迹,你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了。”“陛下烛照万里面!”
“……”就是李隆基,也是一张嘴张得老大,眼睛瞪圆,如同木桩般杵着。
字字句句,清晰无比,与贾铭所念一般无二。
声调并不高,却是非常笃定,让人不敢置疑。这一来,就轮到众将惊讶了,个个睁大眼睛,一脸的不信,惊疑不定的道:“真的?”
说信嘛,如此奇葩的圣旨千古未之有也,谁会信?
“容我宣读完,自会让你验明。”贾铭脸一沉,喝道:“在我宣读圣旨之时,全都得给我肃静,谁若是再敢打断我宣读圣旨,军法从事!”
武则天这道圣旨太奇葩了,奇葩到让人不敢置信,在经过一系列奇葩的冲击下,众人麻木了。
“太难以让人相信了。”李隆基也是少有的赞同了武三思,点点头道。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不识时务?”武三思更加迷糊了,问道:“此话怎讲?”
整个帅府一片死寂。
过了好一阵,这才响起一片议论声,众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脸的惊疑不定,一脸的我听错了的表情。
众将对武三思没有好感,恨不得他死。可是,此时此刻,不得不赞同。
武则天的笔迹既不乏女人的娟秀,更有让很多男人不如的刚健之气,独树一帜,很好辨认,武三思自然是识得的。
“如此之事,我岂敢编造!”贾铭非常笃定。
什么“狗东西”,什么“滚”,什么“耳括子抽你”之类的话,竟然写进圣旨了,这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莫要说人,就是神仙也未必想得到。
“陛下英明!”
这圣旨实在是太奇葩了,奇葩到过了这半天,众将仍是不信。
“假的!假的!一定是假的!”武三思眼球充血,一脸的愤恨,就要把圣旨掼在地上,再踩上几脚,以此来发泄他的怒火。
他是武则天的亲侄子,很得武则天信任与器重,是武则天内定的最热门的继承人选之一,武则天对他历来只有包庇,甚至纵容,就没有如此狠狠打他脸的事儿,他是打死也不信。
翻遍史书,查遍典籍,也没有如此奇葩圣旨的记载,可以说,武则天开了一代先河。
“我耳朵没出毛病吧?”李隆基抚着额头,努力使自己清醒点。
“不可能……这……怎会这样?”武三思先是一个劲的叫嚷不可能,后来就是张口结舌,再后来就是一脸的疑惑。
“不可能!不可能!陛下不可能给我这样的圣旨。”此时的武三思,脸色苍白,双手发抖,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了,死命打量着圣旨,想要找出破绽。
李隆基双手与肩平,不停朝南方膜拜。
就是上次因为阿拉伯帝国行刺一事,他虽然颜面丢尽,但比起这次好得太多了。这次,武则天是出手无情,比起被李隆基踩脸还要难堪,难堪千百倍。
前思后想,武三思只得闭嘴了。
武则天的圣旨上写着“狗东西”这类话语,那可能么?圣旨就要庄严肃穆,用词极为谨慎,哪会有“狗东西”这种骂人的话,要是让人信了,那就成了怪事。
来到唐朝后,李隆基没少与武则天打交道,对武则天的才情非常欣赏。然而,这一次,李隆基真的是服气了,心服口服,心悦诚服,充满膜拜之意。
“……给朕听着:当此大战之际,理应戮力同心,共破突厥,不得闹腾。若你再敢闹事,就给朕滚回来,朕老大耳括子抽你!钦此!”贾太监的声音尖细刺耳,很是难听。
“真有这样的圣旨?”
这是武三思来到北方第一次得到众将的赞同。
“闹腾不是不可以,你要看清时候。”李隆基只得给他解释一句,道:“眼下之战,干系北方安危,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十年十几年,而是数十上百年,甚至更长。如此大战之际,理应同心协力,共破突厥。你倒好,竟然闹腾,陛下能不治你?”
“说得好!”众将齐声叫好。
“就算你说得有理,可我告发王孝杰意欲恢复李唐江山,这是陛下最忌讳之事,陛下为何不治王孝杰,而治我了?”武三思仍是不信。
“正因为如此,陛下才对你痛下辣手,不留丝毫情面。”李隆基摇摇头,冷声道。
“你这话何意?”武三思不解了。
“是呀,这是何意?”众将都知道,恢复李唐江山是武则天最忌讳之事,武三思以此告状,按理武则天要治王孝杰。然而,武则天竟然治武三思了,众将也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