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少儿频道是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他们这个部门早已经倒闭,他们这些人都失业了。
眼前大家遇到的问题,真的近乎无解。
“主任,詹斌说的没错,只要陈飞出手,我们这个行业,就有救了,陈飞要才华有才华,要人脉有人脉,要资源有资源,而且,要钱有钱,只要他肯出手,少儿文艺就一定能像华夏的电影行业一样,重新焕发蓬勃的青春!”
这个电影故事紧凑,节奏明快,动作火爆,无论是武打还是枪战,都呈现出了强烈的写实风格,真的是太好看了。
不过谁也不敢问,大家只是按照张维的要求做着点名的工作。
“陈飞真的管用吗?”
大家鸦雀无声的。
他发表了战斗宣言。
所以《导火线》上映后,全国人民都兴高采烈的。
“老张怎么这么严肃?”
《导火线》是个好电影,才公映的时候他就去看过了,单位里几个同事约着买了票,一起去看的。
此时,他不要说大展宏图了,就连基本的生存都显得困难重重。
散会后,他回到了办公室,把门关上,点燃了一支香烟,一口一口地抽着。
但是再这样下去,从事少儿文艺创作的那些作者们就得全部转行,他们这个行业就彻底死了,以后,孩子们就再也看不到好看的电视和电影,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
他其实之前也已经想了一些办法,但要么没什么效果,要么他人微言轻力量弱小,根本实施不下去。
滴答!
“播音部除了王莎都到了,主任,王莎跟你请过假的,她家里孩子生病住院。”
过了一会儿,张维环视一圈,这才开口:“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因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想跟大家商量商量!”
这句话一出,宁静的会议室里顿时炸了锅,大家嗡嗡嗡的议论开了。
有很多人在微薄上转发起了那句话:“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小姑娘叫杨梅,从首都一个算不上名牌的大学毕业,学的是播音,按理,她这个专业的人是无法留下来的,首都的竞争太激烈了,但因为少儿频道这个单位实在无人问津,所以就被她捡了一个漏。
“是不是我们要改制?或者是被裁撤了?”
大家听到了这个名字,都一愣。
换句话说,他的小儿子是肯定去看不了的。
而这一天,《导火线》如火如荼上映之际,他的小儿子拉住他的手,撒娇道:“爸爸爸爸,带我去看电影吧?”
这一天下午,来到单位后,张维把全部的人员都召集到了会议室里开会。
“爸爸,我要看《导火线》。”儿子立即蹦蹦跳跳地说,雀跃不已。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凝重了起来。
他的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
张维苦笑一声:“你说的这个办法行不通的,自从当上了这个主任,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钱,实话实说,我这个滴酒不沾的人都醉到不省人事三次了,可是有什么用呢?上面没有政策,财政根本就不给资金!”
导火线?
张维眉梢一扬。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所有人都是七上八下的。
张维仰头,长长一声叹息。
张维,男,四十四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频道负责人。
会议室里愈发安静了,之前还有人左顾右盼,用眼神交流,此刻,连这样的交流都没有了,大家要么皱着眉,要么低下了头,要么玩着自己的手指,没有一个人再用眼神直视着主席台。
陈飞?
下午三点,会议准时开始。
不然,他也不至于召开这个会议了。
但这个电影再怎么优秀,他都不适合他的儿子去看,因为太血腥,太暴力了,而且里面也有不少犯罪片段,不适合少年儿童去看,所以这个电影要求观影者必须年满十八岁。
听了这句话,大家又沉默了,会议室里再次寂静无声。
滴答!
滴答!
看完后,大家都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爽到了极点。
至于普通大众,大家有好的作品可以欣赏了,而且票价还不高,而且,《导火线》的出现很快就带动了一批类似题材的电影提上了拍摄日程,据说贾科的《无间道》和林超的《新警察故事》都已经开拍了,他们都是陈飞提供的点子,应该都好看,除了这两个人外,其他导演的同类型题材也在紧锣密鼓的筹拍中,以后,大家有好戏看了,心中自然开心。
张维微笑地看向了对方,鼓励着。
嗯?
大家都一愣。
所以电影从业者,或者是相关的行业从业者,都很高兴,大家看到了阳光明媚的曙光。
他看了一下腕表,三点整,于是抬起头道:“时间到了,下面开始开会,第一项,点名,各部门看一下自己的人都到了没有?”
大家的心中都咯噔一下,一种不安的情绪一下萦绕心头。
很快,有人眼睛一亮,激动地站了起来:“主任,对,小杨说得不错,我们去找陈飞,只要他肯出手,少儿文艺就绝对能起死回生!”
少儿文艺要想重获新生,最重要的不是一个好作品,而是要创建一个好机制,但机制这种东西真的不是他张维一个人能够创建的,但是陈飞
他能吗?
陈飞很优秀,很厉害,这他张维当然知道,可是
机制?
陈飞能吗?
很快,张维噌的一下站拉起来。
陈飞也许无法创造一个全新的机制,但陈飞能量惊人,他也许能开创一种全新的风气,带动很多人,从而让大家合成一股合力,最后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机制出来。
对,就去找陈飞!
张维做出了决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