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好难猜啊
裴元点点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於是对他说道,“那你就去给魏訥说说,让他多留心陈金那边的情况。”
想到蒋冕,裴元又想到了另外一人。
那就是南京太僕少卿张淳。
张淳也是成化丁未科的,只不过他只混了个三甲,当了个同进士。
张淳在南方管马政,基本属於是边缘人物了。
裴元记起此人將会被朱厚照大用,很快就会担任应天巡抚,於是那时候就建议刚刚下野的孙克定去烧这个冷灶,说不定將来能得到极大的回报。
可惜孙克定此人只看得眼前的好处,对张淳丝毫没有上心。
裴元本著能利用就別浪费的心理,在北上淮安的时候让王上表大力举荐此人,打算趁他起飞之前白一波好感。
也不知道王散有没有听自己的话。
裴元看了眼萧通,对他说道,“你去王那里问问,他还记不记得张淳这个名字。”
萧通立刻起身,连忙离去。
王这会儿正赋閒,寄住在离智化寺很近的广慈院中,人很好找。
他现在身上有些说不清的干係,偏偏官职不低,若是去了都察院中,倒是为难了那些同僚。
王也不愿牵连別人,就告了病假,在寄住的地方休息。
裴元问过此事,又问眾人,大小官员俱道无事,这才让他们各自散去。
云唯霖又將刚才回报涉及到的一些公文拿了过来,让裴元检视查阅。
裴元隨手翻了几件,仔细看过后,就让云唯霖取来纸笔。
等云唯霖志忑的將纸笔献上,裴元让他退下之后,却给焦芳写起了书信。
裴元这次给焦芳的书信依旧是带著点客气,带著点疏离。
主要思想就是询问,有一批便宜的州县官员可以任命,不知道焦阁老有没有堪用的子侄辈可以推荐。
裴元的目的当然不是要平白的给焦芳这么大的好处。
焦芳对焦妍儿的归宿不满,但又让人送来嫁妆家僕的行为,让裴元嗅到了“可以谈”这三个字既然要谈,自然要晒晒自己的肌肉,顺便询问下对方的筹码。
所以这次的去信,一来,是想试探下焦芳的根脚,看看当年的“甲申十人眾”以及附属党羽,还有没有能起势的潜力。
二来,则是等著焦芳自己体会,这所谓的“有一批便宜的州县官员可以任命”是什么样的成色山东和河南紧邻,面对焦芳这样的老狐狸,很多事情都不用说的太明白。
等將信封好,裴元又想起了,这会儿河南的镇守太监不就是刘璟吗?
作为復仇者联盟中的一员,自己在刘璟那里,起码也该是友善级別待遇。
想要將信拆开补一句,要是在老家遇到麻烦可以去找河南镇守太监,提自己的名字好使。
又觉得这话生硬,不如刚才那只可意会的交流更有境界。
於是裴元放下了给焦芳的信,想了想,顺便给在家守丧的毛纪也去了一封,给毛纪去的这一封,就比较朴实了。
毛纪辞官丁忧之前,按规矩向朝廷请了恩典,追赠了他的老爹毛敏礼部左侍郎的官位。他的母亲刘氏也因此得以追封为太淑人。
能以浩命风光大葬,对於这个时代的女性来说,算是很了不得的身后荣光了。
裴元先是对太淑人的去世表达遗憾,又向毛纪询问有没有为父母祈福的家庙或者道观,若是没有的话可以修建一个,自己能帮著把那寺庙转正。
毛纪之前是礼部的二把手,礼部那边的手续不难办下来,自己这边也已经提前拍胸脯了。
裴元估摸著毛纪应该不会同意,但他也不能阻止我对他好不是?
我就是要对他好。
写完了给毛纪的信,就听到堂前有人回报,说是王和魏訥都来了。
裴元有些讶异,王来的快,倒也没什么,魏訥怎么能得空过来?
裴元也没避忌,將两人都召了进来。
等到互相寒暄过后,裴元直接向王问道,“张淳那边是什么情况?”
王听了答道,“当初千户对老夫说过之后,老夫就刻意结交了那张淳。”
“老夫那会儿虽然失势,但多少也是个南京兵部尚书。那张淳只是同进士出身,又在南京管理马政,自以为前景无望,正是和老夫同病相怜的时候。”
“张淳见老夫折节下交,与我引为知己。老夫就按照千户所言,对张淳说要將他举荐给朝廷。”
说到这里,王顿了顿,对裴元道,“我倒是真向朝廷举荐了。只是估摸著那上疏还没进京,那张淳就被朝廷拔擢当了应天府尹了。”
“张淳不知道其中根由,对我感恩戴德,我们的关係一直维持的还不错。”
“上个月,我因为山东的事情回都察院被调查。正好有行人司的人去南京传旨,对人说了此事。张淳得知后,还让人写来书信询问情状。”
裴元对张淳这性格有些满意,“很好,此人你多留意著些。”
张淳能够担任应天府尹,这可是仕途上的重大跨越。
应天府尹和顺天府尹都是正三品,张淳能从正四跳正三,除了他担任吏部左右侍郎的两位同年下意识的提名自己人,他自身在贵州的平叛经验也为他加了不少分。
毕竟张淳火线提拔的时候,正是霸州军兵锋直指淮安,眼看就要兵临应天的关键时刻。
应天府尹是外官也不是外官,是京官也不是京官。
只要筹划得当,还是能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的,裴元想著,又想到了另外一个府尹。
那就是在唐皋游街时,表现的极为稳重的顺天府尹杨旦。
只可惜·—·
裴元看了一眼,身材瘦小戴著高冠的王,只可惜自己只有这个。
问完了王的事情,裴元向魏訥一示意,“说说你的吧,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