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陛下信重高淮,科道参本皆留中,高淮这才有恃无恐。”大喜过望的王曰乾立即向马堂禀告此事,他相信马堂一定会重赏自己。果然,马堂当场表示事成之后一定为王曰乾谋个千户出身。
眼看自己就要被马堂打死,王曰乾只好承认,然后说带马公公去取银。半道趁守卫不注意,乘着黑夜潜逃,一口气逃回关押孔贞的秘所,终是从孔贞那里知道他与弟弟孔学是有秘密联络渠道的。孔学早在孔贞被抓时就知道他哥哥出了事。
这种断了所有人财路,甚至还会把自己陷进去的事,哪个太监愿意做,敢做?
石公公却是前一任东厂内档之一的石元雅,他是去年调离东厂内档之职的,接手其位子的是御用监掌印张进忠。
高淮不交是对的,别人也不敢把他往死里逼。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所以哪怕再惦记高淮的藏银,张晔也不敢做的太狠。
“张公公查不出来就不查了?”
将心彼心,从此事魏良臣更加坚定要打造他手指到哪就打到哪的大明皇军,至少,他真有事时,谁个敢动他的银子,得先问过皇军弟兄们答不答应。
魏良臣眼珠子恢复原样,这事他信,一万个信。
“……张晔虽然不再追查高淮藏银,但马堂却不罢休,先前他在天津时不好着手此事,入京晋为秉笔后便叫我秘查…”
王曰乾接下来所说的事魏良臣倒是知道一些,高淮派往临清的就是那胖子亓二道,此人现在郑国泰身边奔走,属于大内投机分子,和汪文言属一个性质。
魏良臣不信张晔这么好心,落水的凤凰不如鸡,高淮从高高在上的辽东矿监变成凤阳的守陵老奴,那笔巨款对他而言无异于小儿抱金,张晔岂能放过。
王曰乾供称他使出诸般手段,终于查到曾随高淮一起去辽东的太监孔贞下落。虽知孔贞有个弟弟孔学是贵妃近侍刘成的亲信,但王曰乾还是将其秘密抓了,严刑拷打,终是从孔贞口中查到高淮私吞的巨款藏在辽阳和盖州两处。
一个地方有银,一个地方没银,马堂便怀疑有人吞了辽阳的藏银,而这个怀疑对象就是王曰乾。他根本不听王曰乾解释就命人将他拿住,也是严刑逼问,可王曰乾真是没有私吞,怎么打也招不出来。
见面前的年轻太监两眼瞪的大大,王曰乾以为他不信,还特意将当年几个御史弹劾高淮的事说出。
“陛下难道不知此事?”
“此事和你有什么关系,和马堂又有什么关系?和尔今这桩谋反大案又有什么关系?”
其他人,素质太低,思想觉悟不行,不行啊…
至于高淮为何不主动上交,魏良臣也想的通。
王曰乾既说了,便也没什么好瞒。他道接任辽东矿监的原通州税使张晔上任之后,便着手调查高淮过往,但查来查去却始终查不到这笔巨款下落。
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这么说来,是孔学私吞了辽阳的藏银?”
魏公公听到这里,对王曰乾也甚是同情:马堂那家伙对待手下不厚道啊,脑子也缺根筋,王曰乾若想吞银,何必还要告诉你藏银所在呢。
搁他魏公公,肯定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你马堂一根毛都别想得到。
“不是孔学,是刘成!”
王曰乾恨声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