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皇爷过不好,咱就不好过
根据南都勋贵们到处透风的情报来源显示,这帮人中不乏幻想三天武力解决魏公公的妄想之徒。
其中安远侯柳祚昌、平江伯陈治安、广宁伯刘嗣爵、应城伯孙廷勋、项城伯常应俊等人叫嚣最甚,乃最顽固分子,也是最不友好分子。
对这些不友好分子,公公轻蔑的称他们为帝国的马鹿。
一帮目光短浅的无知之徒,一帮只知招核的愚蠢之辈!
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这句话,叫这帮马鹿吞进肚子里了么!
面对两百多年未有之大变局,你们就不能接受现实,痛痛快快的赔款么,非要嚷着调兵,还要调中都凤阳的兵…
做你娘的春秋大梦咧,等凤阳的兵赶到,魏公公早把你们府上搬光了!
张家的人真是一头雾水了:太阳打西边出了?魏太监还能退银子?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曹文耀听后无语,公公都把圣上搬出来了,他还能说什么。
当然,收取保证金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
为了惩戒这些不友好分子,也为了让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公公必须要给予惩戒。
任何时候,缓解社会矛盾的都是那些有钱人。
不错,他就是敲诈,赤裸裸的敲诈,毫无顾忌,没有脸皮的敲诈!
一是为了治病救人。
魏公公强调,大部分勋贵是好的,他们只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利用,因而魏公公虽然向他们索要损失,但公公的本意不是绝不是为了要钱,只是要让他们有个教训,一个小小的教训。以后再遇到相关事情时,能够睁大双眼,辨别忠奸,从而不给极少数别有用心之徒利用。
“安城伯可好?”
带兵前来增援以应对上坊桥事变的曹文耀就提出了这个疑问。
当然,公公个人的腰包也会随之鼓上一些,但这不是公公的目的所在,因而他无须与人交待。
公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手段,让南都的勋贵们能够真诚的感受到他的存在,并且能够牢记一个教训——和魏公公斗,是要付出财产损失的!
哪些是友好分子呢?
二十八家勋贵,二十八条心,怎可能都是一条心呢。
其本人和魏公公没有矛盾,但其却又参与了“讨伐”魏公公的军事行动,那么,必要的惩戒是一定的,但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要给人家一个机会。
公公胸有成竹,但不是一昧以势压人,以武服人。
国公说要干,他们跟着干;国公说不干,他们也无所谓。
“无妨无妨,水温刚好,又不烫人,他们是不会跳的。”
若皇爷过不好,下面的人就不好过了。
这是安城伯赎金的两成,魏公公命将这两成原封不动退回。
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至少有一半的勋贵对于讨阉这件事,是随大流的。
对友好分子,则要软。
然后在张家人听的稀里糊涂,不知魏太监葫芦里卖什么药时,就见魏太监命人取来一千三百两。
对不友好分子,要硬。
皇爷过的好,下面的人才能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