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杜史闹矛盾
杜聿明立即找到了史迪威:“前面我们一直跟婴方协调,希望他们把重炮尽快送到同古前线,现在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糕了!”
“杜将军,我理解你的心情,你放心,我会派人去解决。”
“我希望参谋长能够高度的重视此事。铁路运输和物资补充对同古战局乃至整个战局造成严重的影响!自从我远征军入缅到现在,婴军始终都是言而无信,贻误战机。这种状况简直是令人忍不可忍!”
史迪威怀疑道:“事情没有这么严重吧?”
“参谋长,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婴军正在悄悄的撤退!如果不能彻底改变这个局面,那在前线奋战的200师,很可能从牵制敌人、消耗敌人,变成被强敌所消耗、所围困!”
史迪威还在怀疑着:“不可能吧?婴国人很清楚,如果真的悄悄撤退,吃了败仗,他们要负全部的责任。”
“可到那时候就根本来不及了!我现在怀疑婴军一枪不发就往后撤退,这场仗要是继续这么打下去,别说消灭敌人,恐怕消灭的是我们自己!”
“杜将军,事情没有这么严重吧?我知道婴国人一直在撤退,他们顶不住了,所以才会让伱们来这里帮助他们。”
杜聿明站起来道:“参谋长,本来按照战前军事会议确定的那样,哪一方该负什么样的责任,他就应该切实的负什么样的责任,而不是推诿搪塞!
我们现在正面临着跟日军抢时间、争速度的关键时刻,不知道是不是还记得,当初我们在这个红楼初次见面的时候,我就说过,把远征军第五军主力调运到同古和平满纳,英军除了提供车辆,保证公路、铁路运输畅通无阻外,还必须在我作战地区建立后勤设施,保证供应无误。
这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甚至它决定着同古作战是不是能进行下去和成败的关键所在!而英军呢?现在给我们兑现了哪一条呢?”
史迪威承认道:“我不否认在许多方面,婴国人做的很不理想,甚至很不体面。
但是将军,我们三方是一个整体的,实行的是联合军事会议上三方共同认可的战略。因此,在我处理你们两家关系的时候,我又得考虑作战,又得考虑盟军内部的团结,否则这个仗是没办法打的。”
在一旁听着他们争论的罗卓英终于开口了:“参谋长,你我都知道,同古之战,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可是现在,纵观全局,只有我远征军第200师在跟敌人交战,他们可是在孤军奋战呐!”
“罗,谢谢你的提醒。但是你的远征军并不是孤军奋战,我们总的战略意图是明确的,那就是集中兵力优先消灭日军第55师团,然后再集中消灭日军第33师团。”
罗卓英道:“可是根据我情报人员的侦察,发现日军第56师团出现在棠吉的附近。”
史迪威吃了一惊:“第56师团不是在海上吗?”
杜聿明将那块身份牌拿了出来:“不!日军第56师团已经从仰光登陆,并且神不知鬼不觉地从荒山野岭穿插到了棠吉附近。”
史迪威推测着:“他们这是要偷袭棠吉吗?”
杜聿明道:“恐怕不仅如此,这是一个师团,我怀疑他们又更大的战略目标——腊戌!”
罗卓英看向桌子上的军事地图,点了点头,同意了这种推测:“腊戌是滇缅公路的交通枢纽,也是物资集中地,绝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史迪威问道:“现在在棠吉和腊戌共有多少兵力?”
杜聿明道:“目前第6军暂编55师驻扎在棠吉,第49师和第93师驻扎在腊戌。”
史迪威道:“日军第56师团不是甲种师团,顶多八千人。你们远征军三个师加起来总共四万多人,肯定能守住,对吧?”
罗卓英肯定地道:“按照兵力部署,我方有优势,再加上日军长途跋涉,我方又依托城墙等有利地形,肯定能守住。”
杜聿明感觉问题也不大,因为后面还有虞师正在前往腊戌的路上,不过走的有些缓慢,目前刚到国门——畹町,虞师给出的理由是士兵们由于水土不服,都拉肚子了,加上没有汽车等运输工具,因此行军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