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两界香失灵,香烟升不上去,但代价更大的青辞绿章倒是还起作用。不过很快,青辞绿章也不管用了,紧接着,就是上界仙人主动联系下界的黄龙天书都传不下来了。天人两界的交流只能通过仙人上下界才能传达,消息一下子就闭塞了许多。”
程心瞻闻言皱眉,问,
“那是天地之力,还是人为所致呢?”
曲祖听言,颇为赞赏的看了一眼程心瞻,但随即却是摇了摇头,
“这是一个好问题,可我们查不出来。换句话说,起码天仙肯定是做不到这一步,金仙估计都不行,或者……”
曲祖看着程心瞻,低声说,
“或者就是古仙并没有完全遁世,是古仙们不想看到上下两界交流太过频繁。”
低声揣测一句后,曲祖继续说,
“其实我们更倾向于是天地之力的。因为在这几千年里,上界仙人下凡全凭喜好,毫无顾忌,游戏人间者过多。而且这里面还不乏魔仙,正道中也有不少心性差的,有时候起了冲突,出手不知轻重,破坏山水,也时有发生。时间一长,确实有可能恶了地气,导致天地自主卡紧上下通道。”
程心瞻缓缓点头。
曲祖又说,
“书信不通只是一个开端,等到宋末的时候,就是仙人下界也变得困难起来。而且,越是早年飞升的仙人、越是实力出众的仙人、越是之前有过下界经历的仙人,越难下界,九天云禁真真正正变成了横绝上下的天堑。我们也是凭此推断,天地自主为之的可能性更大些,就是不想让实力强大的仙人随意干扰凡间的运转,应该是一种类似于天地大道自主产生的‘天条’。”
“我们察觉到这种变化后,宗里,我说的是仙界的宗里,就决定派遣几位之前未曾下界过的、才飞升不久的仙人趁着天地关口未完全锁闭,抓紧时间下界,坐镇祖坛。”
曲祖指了指自己,说,
“老道就是其中之一。”
程心瞻讶异,他还以为洞天里的仙人都是渡过成仙劫后不飞升的,没想到居然还有一部分是飞升之后再下界的。但如今看来,祖宗们还是深谋远虑,在这样上下阻塞同时凡间又起魔潮的情况下,宗里有几位仙人坐镇真是叫人安心多了。
“不止我们万法派,当时跟我们要好的几个仙宗,大家商量好人数,错峰下界,依次下界,分批下界。因为仙人下界要突破九重云禁,动静本来就不小,加之下界已经变得困难,如果蜂拥下界,可能堵塞通道,一个都走不掉。
“当时我们东方道门推举萨祖统一调度,萨祖无私,把我们放在前面,把神霄派安排在最后一个下界。不过谁也没想到天地通道关闭得是那样快,每个仙宗派下来的第一批的那几个人,居然就成了最后一批。没等到第二轮,通道已经关闭。
“神霄派最后一个道友下界时,云禁骤然变得凝实,据他所言,险些被腰斩,乃是萨祖以大法力助他撑开通道,这才侥幸活命下来,我记得,那都已经是五百年前的事了。换句话说,自有明以来,再无一个仙人下界。我们跟仙界断联系,也已经有五百多年了。”
程心瞻面色凝重,冥府失联多年,人间屡起魔难,想不到天上也出现了这样重大的变故。
“还不止于此。”
曲祖叹了一口气,幽幽道,
“当时正值多事之秋,旧天庭瓦解,群仙已经自由散漫了几千年,于是仙界里有一种说法甚嚣尘上,说应该要组建一个新天庭出来,统管仙界。”
程心瞻听着眼皮一跳,这种事,光是听这一两句话,就能想到其背后的腥风血雨了。
“随性者自然不愿意受束缚,野心者却对此推崇备至。而这种事,靠辩也是辩不出个结果的,非得要手底下见真章。反正在我下界的时候,仙界也是云谲波诡,暗流汹涌。考虑到也要留存实力保全仙界基业,所以诸宗第一轮派遣下界的人并不多。”
曲祖说到这里,又看了一眼程心瞻,神色也变得高深莫测起来,他说,
“当时,我们一起商议下界时间和人数的时候,仙界净明派的掌教说了一番话。”
“什么话?”
程心瞻问。
“他说,要是五百年后,人界和仙界还是联系不上,为了保险起见,在不知仙界局势的情况下,建议后人在四境时,不要再像以往那样把合道天机放在首位。可以根据自己所修道法,权衡一下天仙和地仙的人数,保证有一半的人可以支援仙界,也给仙界带去新的人间消息。另外一半则证地仙,留守人间,既是为了看顾祖宗基业,也是留存力量,以待变数。
“当时,我们都以为是净明派掌教对锁闭之后的仙界局势存虑,是保守老成之见,也觉得有道理,只是奇怪这句话竟会是从净明派的口中说出来。现在,五百年过去,当和合告知我「龙沙谶」的消息时,我就知道为什么了。”
曲祖看着程心瞻笑着说。
程心瞻闻言也笑了,看来净明派的历代高人,对许真君的谶语都是奉为圭臬。
曲祖虽笑,但马上又严肃起来,
“许祖是道行通天的人物,你应谶的时间、地点、事件,又是分毫不差。加上刚好就在这个时间点,出现了天人两界断联以及仙界动乱的事,世人考虑地仙合情合理。而这个,净明派还不知道呢。”
曲祖指了指两人面前亭亭如盖的人参果树。
“这么多巧合凑到一起,那就不是巧合。现在,别说是净明派,就是我,就是和合、通玄、笃宜,宗里所有知情的四境,也都是深信不疑了。”
作为应谶之人,程心瞻此时对这个谶语反倒是能以平常心视之了,他既不避讳,也不倨傲,只说,
“还是顺其自然吧,到底合什么道,成什么仙,都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曲祖对他这个状态显然很满意,点了点头,道,
“不错,是该顺其自然,肯定要和自己道途相合,你像守真,魁元帅,还有新成胎的无咎,他们的道都在天上,还能合地气不成。
“不过呢,话又说回来,在旧有认知中,天仙能上天入地,比地仙要更为逍遥自在,机缘也要更多。最重要的是,天仙渡劫失败能转散仙,这就比地仙多了一条更为宽阔的退路。而无论证道哪种仙人,成仙劫又没有难易之分,成地仙不比天仙简单,那这样一来,能够上天仙的肯定是想证天仙。但现在——”
曲祖看了一眼程心瞻,
“仙界局势不明,进一步生死难料,退一步却是海阔天空,人们的想法自然就会变。而且,如果「龙沙谶」为真,那真的就有八百地仙出世。八百!这是什么数字?放在以往,除了封神敕正,就不可能同时出八百仙人,成仙劫又不是儿戏。
“所以,如果真的有八百地仙出世,我想,那应该不会是正常的渡劫成仙,很有可能是类似于敕正钦点的手段。”
曲祖看着程心瞻,目光灼灼,
“都是成仙,一个是渡九死一生的成仙劫成就天仙果位,而且前途未卜;一个是敕正钦点、就地成就地仙果位,还有地仙之师照料。我想,对于这世间的大多数人来讲,这应该不难选。
“心瞻,人都有亲疏远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许祖当年不也拖家带口的拔宅飞升么?你说的顺其自然是不假,有志天仙者我们不拦他,自然是任他、贺他去证天仙。
“但是,对于那些想证地仙的、愿意证地仙的,还有很多受困于五境没把握渡过成仙劫的。对于这些人,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你当真走到了钦点地仙的境界,这个机缘,还是要给宗里多留点名额吧?”
程心瞻没有任何迟疑,便答,
“这是当然,师门待我恩重如山,但凡有回报宗门的机会,心瞻自然不会吝啬。”
“哈哈哈——”
曲祖闻言大笑,他要的就是程心瞻这句话,大笑过后,只听他道,
“好,如此一来,我也没什么放心不下的了,老道也迫不及待要把这个好消息告知天上祖宗了。心瞻呐,你在修行上可还有什么疑虑吗?我还有几日时间,你尽可问来,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