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就是,前期恨得有多深,后期就会有多惋惜。
凭藉著一句反转,他成为了最有情有义的代表人物。
在霍格沃茨学生时代开始,他因为性格、出身学院斯莱特林,和对黑魔法的兴趣,被詹姆·波特和小天狼星·布莱克为首的“掠夺者”四人组残酷地公开羞辱和霸凌,如倒掛金钟等事件。
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也是他憎恨詹姆並迁怒於哈利的重要原因。
这些回忆在电影中通过哈利的视角展现,让人看到他脆弱受伤的一面。
而莉莉是他灰暗童年和少年时代唯一的光和温暖。
他深爱著她,却因为自己的自卑、沉迷黑魔法、血统论观念以及被詹姆等人羞辱后的愤怒和口不择言,直接说出“泥巴种”,永远地失去了她的友谊和爱情。
更残酷的是,他无意中向伏地魔泄露的预言,直接导致了莉莉的死亡。
这成为他一生无法释怀的悔恨和痛苦的根源。电影中当他抱著莉莉尸体痛哭的场景(儘管是哈利的想像/感知),以及他守护神是牝鹿的揭示,都极具衝击力。
莉莉的死让他痛不欲生。他余生所做的一切,无论是保护哈利、对抗伏地魔,还是忍受眾人的憎恨,都是一种深刻的自责和赎罪。他活在对过去的无尽悔恨中,从未真正原谅自己。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令人心酸。
他执行著最危险的任务,承受著最深的误解。整个魔法世界都视他为叛徒和懦夫。他不能向任何人(除了邓布利多)吐露心声,包括他暗中保护的哈利。
他永远戴著冷漠刻薄的面具,內心却饱受煎熬。这种绝对的孤独和为爱牺牲却不为人知的境遇,是最大的悲剧。
最⊥新⊥小⊥说⊥在⊥⊥⊥首⊥发!
另一面,他又必须保护情敌(詹姆)的儿子,而哈利拥有莉莉的眼睛和詹姆的外貌。
每一次看到哈利,都像是一次痛苦的提醒:提醒他失去的爱人,提醒他憎恨的情敌,提醒他自己的罪责。
他保护哈利的方式(冷漠、刻薄、刁难)既源於他彆扭的性格,也是一种自我保护,避免面对那双酷似莉莉的眼睛时情感失控。
这种矛盾挣扎是可以直刺观眾的內心世界的。
他最终被伏地魔杀害,临死前要求哈利看著他的眼睛(莉莉的眼睛),並交出了关键的记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履行保护哈利的职责。而他死后,哈利通过冥想盆才得知他全部的真相和牺牲。
这份迟来的理解,以及他一生都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慰藉,更增添了角色的悲情色彩。那句“after all this time?”-“always.”的对话,是整部电影中最催泪的瞬间之一,道尽了他一生的执著与深情。
是的,一句always,贯穿了他的一生。
所以在夏远看到这个角色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决定了。
不论怎么说,这个角色的演员人选,就已经直接敲定。
没有別人,正是他。
是的,他决定要亲自饰演这么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角色。
当然,嘉嘉的角色,也已经定下来。
那就是赫敏。
除了赫敏这个角色,也没有別的更適合的角色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