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注音注义,编制字典
感到从台下看来的惊嘆、佩服等目光,李念偏偏又不好解释什么,总不能敞开了给眾人说:你们错了,这字非李某所创,李某不过是一个文化与知识的搬运工,只是占了穿越的便宜。
眾人在传阅纸张,李念接著又道:“让诸位过来,非是让诸位编字,而是有两件事想托给诸位去做:一为给这些字注音;二为给这些字注义。”
“李某现已完成这些字和秦篆的对照,但字太多,仅李某一人之力很难完成给每个字注音注义,须得诸位相助。”
“注音之意为……”
李念朝左首看了一眼,立即有两名內侍將一块黑色木板搬上高台。
走到那黑色木板前,李念从一名內侍手中拿过一样白色之物,快速在白色木板上写了十六个字,八个秦篆,八个纸上那种字。
有认识秦篆的人看到那写的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每个字上都標註了奇怪的符號,如“天”字上標了一个“tian”,“地”字上標了一个“di”。
李念指著这些符號,道:“当今天下读书识字不易,还有一大原因便是在教学子时,常是师者一个个字读,学子一个个字跟读,此种方式教起来难,学子学著也不容易。”
“但若有了此注音,便能简单上不少。將字的读音分为声母、介母、韵母,以及声调,只须掌握其中规律,配有一本字典,即使无师长教授,也能学会字的读音。”
“如这个『天』字,其声母为『t』,韵母『ian』,组合起来拼读便是『天(tian)』。”
李念当场教学了一遍,大多人立刻便懂了,不就是將字的读音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拆分,只要掌握这种拼读的规律,知晓字的注音,便能自己拼读出来。
古人一点也不傻,也想到过给字进行注音,只是和现代的拼音不一比,缺点较多,学起来麻烦。
这注音之法不仅能让人更快学会认字,眾人更看到了另一个作用:可將一种標准的读音普及於天下,实现李念所说的“言同语”。
日后,无论来自天南,还是出身地北,只要人们通过这种方法读书识字,那么他们也將学会同一种语言。
只是那么多字,要一个个注音过去,不说一个人不能完成,但会极废时间和精力,难怪这位要邀他们相助完成给字注音。
但除了这些之外,这位恐怕也是想让他们作为新字的第一批学习者吧?让他们为新字捧场!
李念又道:“注义之意则是解释每个字的含义,许多地方对某些字的理解不同,如某字在某地表示褒扬,在另一地却是贬低,未有统一之標准,这种现象並不好。”
“所以,注义便是对每个字的含义进行统一解释,使某个字、某个字句传於天下之时,再无歧义,都能准確知道为何意。”
確实,字和字句在各地的含义有差別,不仅会阻碍各地的人与人之间交流,还会影响到政令的传达理解。
“不管是注音,还是注义,靠李某一人颇难完成,因此须诸位助力,共同完成此事。”
“所有字的注音、注义將被录入一书之中,此书名为『字典』,字典之功用是供天下读书识字者查询字音和字义。”
“即某个开始读书识字的学子,遇到某个不认识的字时,可通过字典找到其读音和含义,从而认得。”